劉信 (關內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信(?—?),沛縣豐邑中陽里人,漢朝宗室,漢高祖劉邦大哥劉伯的兒子。

生平[編輯]

劉伯早死,劉邦貧賤時,曾經避難,常常與賓客一起到大嫂家去吃飯。大嫂討厭劉邦,劉邦與客人一來,大嫂就假裝羹湯吃完,故意用飯勺碰刮鍋邊發出聲響,賓客以為鍋中沒有飯,就離去了。過後劉邦看到鍋中還有羹湯,就由此怨恨他的大嫂。劉信跟從劉邦投身軍旅,擊敗韓王信,擔任郎中將[1]。劉邦稱帝後,封賞兄弟,只有劉伯的兒子沒有被封賞。太上皇劉太公為自己的孫子說話,劉邦說:「我不敢忘記封賞大哥的兒子,因為他的母親不是忠厚大方的人。」漢高祖七年(前200年)十月,劉邦封劉信為羹頡侯[2][3][4]。高后呂雉元年(前187年),劉信因為犯罪,被削爵一級,降為關內侯[5][6][7]

劉信在封地興修水利,建七門堰,為安徽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該堰位於今舒城縣新街鄉七門堰村的七門山下。[8]

羹頡侯之羹頡[編輯]

司馬貞認為羹頡是爵位稱號,不是縣邑名稱,是因為劉信母親用飯勺刮鍋邊之故[9]張守節認為劉邦是把羹頡山的名字取為劉信的封爵稱號,是因為怨恨之故[10]王駿觀認為羹頡是封號,不是地名,漢朝從無以山名為侯的封號,張守節之說是牽強附會。崔適認為羹頡山是因為羹頡侯的封號而得名[11]

參考資料[編輯]

  1. ^ 《史記·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以高祖兄子從軍,擊反韓王信,為郎中將。信母嘗有罪高祖微時,太上憐之,故封為羹頡侯。
  2. ^ 《史記·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高祖兄弟四人,長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時,嘗辟事,時時與賓客過巨嫂食。嫂厭叔,叔與客來,嫂詳為羹盡,櫟釜,賓客以故去。已而視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為帝,封昆弟,而伯子獨不得封。太上皇以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為其母不長者耳。」於是乃封其子信為羹頡侯。
  3. ^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初,高祖微時,常避事,時時與賓客過其丘嫂食。嫂厭叔與客來,陽為羹盡,轑釜,客以故去。已而視釜中有羹,繇是怨嫂。及立齊、代王,而伯子獨不得侯。太上皇以為言,高祖曰:「某非敢忘封之也,為其母不長者。」七年十月,封其子信為羹頡侯。
  4. ^ 《前漢紀·高祖皇帝紀卷第三》:春正月丙午,立劉賈為荊王,王五十三縣。高帝兄弟四人,長曰伯,早卒,追號為武哀侯,封子信為刮羹侯。初,上微時,數將客過嫂食,嫂厭。食之,陽為羹盡,刮釜。上聞惡之,故號其子為刮羹侯。
  5. ^ 《史記·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元年,信有罪,削爵一級,為關內侯。
  6. ^ 《漢書·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七年中封,十三年,高后元年,有罪,削爵一級,為關內侯。
  7. ^ 《史記集解·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集解徐廣曰:「羹頡侯以高祖七年封,封十三年,高后元年,有罪,削爵一級,為關內侯。」
  8. ^ 《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六》:七門堰(在縣西南七門山下。三堰之源出焉。三堰者,一曰烏羊堰,在縣南十五里,一曰千功堰,在縣南二十里,一曰槽牜堰,在縣南二十五里,與七門堰共溉田二萬餘頃,俱漢初頡羹侯所築。後漢末,劉馥經理之,為灌溉之利。今故跡並存)。
  9. ^ 《史記索隱·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索隱羹頡,爵號耳,非縣邑名,以其櫟釜故也。
  10. ^ 《史記正義·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正義括地誌云:「羹頡山在媯州懷戎縣東南十五里。」按:高祖取其山名為侯號者,怨故也。
  11. ^ 《史記箋證·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王駿觀曰:《史》《漢》表皆謂「羹頡」是爵號,非地名。則《索隱》之說信而有政。乃《正義》見地書有羹頡之山,遂牽附其地以實之,可謂鑿矣,漢家從無以山名為侯之封號者。崔適曰:「此雖名號侯,而別有封邑。《漢書·王子侯表》:『羹頡侯信,高后元年有罪,削爵一級為關內侯。』然則此前固列侯也。羹頡侯乃因侯而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