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性測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可用性測試(Usability testing),或稱為實用性測試,易用性測試。是一項通過用戶的使用來評估產品是否滿足用戶需求的技術,由於它反應了用戶的真實使用經驗,在用戶體驗中扮演了及其重要的一環。[1]。也就是說,實用性測試是指讓用戶使用產品(服務)的設計原型或者成品,通過觀察,記錄和分析用戶的行為和感受,以改善產品(服務)使其更加貼近用戶習慣。產品設計出來,大都可用,但是否貼近用戶,實用和易用是測試的主要目的。由於測試並非推翻產品變不可用為可用,而是不斷的改進和優化從而減小產品和市場的差距,以提高產品本身的實用率[2]。它適用於產品(服務)前期設計開發,中期改進和後期維護完善的各個階段,是用戶中心設計的思想的重要體現。

實用性測試是可用性評估方法中最為常用的一種,作為人機交互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已經被廣泛研究。

歷史發展[編輯]

第一次有記錄的可用性測試出現在1981年。當時全錄公司下屬的帕羅奧多研究中心的一個員工記錄了該公司在Xerox Star工作站(Xerox 8010 Information System)的開發過程中引入了可用性測試的經過。不過由於一共只有大約25,000套左右的銷售成績,Xerox Star系統被認為是一個典型的商業失敗案例。

1984年,美國財務軟件公司Intuit Inc.在其個人財務管理軟件Quicken的開發過程中引入了可用性測試的環節。Suzanne E. Taylor在其2003年的業界暢銷書《Inside Intuit》中提到「在第一次可用性測試實例中,該做法後來已成為行業慣例,LeFevre從街上召集了一些人來同時試用Quicken進行測試,每次測試之後程序設計師都能夠對軟件加以改進。」Intuit Inc.公司的創立者之一的Scott Cook也曾經表示「我們在1984年做了可用性測試,比其他的人早了5年的時間。進行可用性測試和在已售人群中進行可用性測試是不大一樣的,而且例行公事的去進行和把它作為核心設計流程中的一環也是很不一樣的」。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和應用,可用性測試已經成為產品(服務)設計開發和改進維護各個階段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它的價值在於初期及早的發現產品(服務)中可能會存在的問題,在開發或投產之前提供改進方案,從而節約設計開發成本。而在產品(服務)的銷售疲軟或是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卻無法及時精確的找到問題關鍵時,可用性測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通過可用性測試不但可以獲知用戶對產品(服務)的認可程度,還可以獲知一些隱含的用戶行為規律。

參考文獻[編輯]

  1. ^ Jakob Nielsen,《Usability Engineering》,1994年
  2. ^ Usability Testing 实用性测试. [2019-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