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與西突厥第二次戰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唐朝與西突厥第二次戰役
唐與突厥的戰爭的一部分
日期655年-657年
地點
結果 唐朝未能滅西突厥
參戰方
唐朝 西突厥
指揮官與領導者
蘇定方
程知節
王文度
阿史那賀魯

唐朝西突厥在唐永徽六年至顯慶元年(655年-657年)進行了一次戰役,是唐朝繼永徽二年(651年)之後的第二次對西突厥的戰役,唐朝由程知節為討伐西突厥的統帥(任蔥山道行軍大總管),西突厥當時的可汗為沙缽羅可汗,即以前臣服唐朝的阿史那賀魯。這次唐朝的軍事行動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導致唐朝由蘇定方為統帥的對西突厥的第三次討伐(657年-658年)。

背景[編輯]

原西突厥一支的首領阿史那賀魯臣服於唐朝,並藉助唐軍擊敗西突厥可汗乙毗射匱,逐漸將西突厥各個部落(稱十姓部落)吞併,擁兵十萬。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逝世,其子李治繼位。阿史那賀魯看到有機可乘,於651年自立為沙缽羅可汗,脫離唐朝的管轄,於七月發兵攻打唐朝邊境上的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唐朝於是發兵平定西突厥叛亂,即雙方第一次戰役,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僅僅攻克西突厥一個部落的營地。

戰役經過[編輯]

永徽六年五月癸未(655年6月23日),唐高宗李治任命右屯衛大將軍程知節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前往討伐西突厥沙缽羅可汗。[1]顯慶元年八月辛丑(656年9月3日),蔥山道行軍總管程知節攻擊西突厥軍隊,在榆慕谷葛邏祿處月兩部落交戰,獲得勝利,斬殺一千餘人。副總管周智度攻吉突騎施處木昆等部落的駐地咽城,破城,斬殺三萬人。取得了此次戰役的階段性勝利。[2]

十二月(656年12月22日-657年1月19日),程知節率領部隊到達鷹娑川,遇到西突厥二萬騎兵,後來又有鼠尼施等其他部落的二萬多騎兵到來增援西突厥,唐軍前鋒統帥蘇定方帥五百騎兵前往攻擊西突厥軍,大敗西突厥並追擊二十里,殺死和俘虜了一千五百餘人,所繳獲得馬匹和軍械堆積的漫山遍野,多的不計其數。副大總管王文度嫉妒蘇定方的軍功,對程知節說:「目前雖然我軍取得了勝利,但軍士也死傷慘重,乘危輕脫,才是決定成敗的方法,不要急於此時繼續用兵。所以現在應該整理軍隊的隊形,並將輜重放在營地中加以保護,如果遇到敵人再進行戰鬥,這才是萬全之策。」然後,王文度又謊稱得到了聖旨,因為程知節一味輕進,由王文度接替其統帥(節度)的職位,於是收回軍士停止追擊。兵士們連日騎馬穿着盔甲列隊,非常疲憊,有很多馬匹也瘦死了。蘇定方於是對程知節說:「唐軍發兵就是為了討伐突厥賊兵的,而今我們自己防守,停止不前,等到敵人來了再打必然失敗。將領和軍士都這麼懼怕敵人,怎麼能夠取得戰鬥的勝利和建立軍功呢?既然皇帝任命您為大將軍,怎麼可能中途以您的副手取代您呢,這件事情必然不是真的。應該將王文度關押起來,向朝廷去書信以詢問事情的真實情況。」程知節沒有聽從。唐軍到達恆篤城時,有很多原突厥部落前來投降,王文度說:「這些俘虜本來就是賊兵,不如都殺掉,分了他們的財產。」蘇定方反對說:「這樣我們的作為和突厥賊人有什麼不同?還有什麼名義討伐突厥叛逆?」王文度不顧蘇定方的反對,將俘虜全殺了,分了他們的財產,只有蘇定方沒有接受這些錢財。軍隊返回後,王文度假傳聖旨有死罪,程知節錯失戰機,被罷免官職。[2]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司馬光,《資治通鑑》,第一百九十九卷[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2.0 2.1 司馬光,《資治通鑑》,第二百卷[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