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恩慶(1799年 - 1864年),字季雲(一作寄雲),號集園,別署李季子,又號三盤老民,齋名愛吾廬,內務府漢軍正白旗[1],籍直隸省永平府灤州。清朝官員,進士出身,書畫鑑藏名家,善畫山水。

生平[編輯]

嘉慶丙子科舉人,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科二甲第二名進士,初授翰林院編修[2],歷官河南道、陝西道監察御史、禮科掌印給事中、甘肅甘涼道兼署甘肅按察使、甘肅布政使、廣東鹽運使、兩淮鹽運使[3]。道光十七年丁酉科湖北鄉試副考官。退休後,隱居於盤山下石佛村,築園於宅之西,起鳥盡雲間之樓(載劉聲木《萇楚齋隨筆》)。

李恩慶是當時京畿之地鑑藏書畫的名家。家中富藏書籍、碑帖、書畫、古器物[4]。被歸為書畫收藏界的「三李」(李恩慶、李東、李佐賢)。精於鑑賞,且工書畫。恩慶"嘗與大興劉寬夫(名位坦)及心泉和尚(松筠庵主持,時名書畫僧)相往還。一經諸公品題,若士之登龍門者」(據崇彝《道咸以來朝野雜記》)。兩次題跋於(傳唐代閻立本所畫)《歷代帝王圖》(現藏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擬歸隱,戴熙為畫《平谷山莊圖》卷,曾國藩作詩《為李寄雲題平谷山莊圖》(載《曾國藩全集》14)。善畫山水(載李放《八旗畫錄》),其墓地在順天府薊州平谷縣(今平谷區),曾三作《平谷山莊圖》(原皇家靜寄山莊,又名盤山行宮),合為一卷,張穆 (清朝)(號石舟)題詩跋《李寄雲侍御平谷山莊圖》(載楊鍾羲《雪橋詩話》卷11)。

著有《愛吾廬書畫記》,前集四卷,共著錄二百八件;今僅存卷三,明人四十一件,卷四國朝七十六件,共一百一十七件(據容庚《歷代著錄畫目續編》)。另有《愛吾廬書畫聞見錄》、《愛吾廬書畫題跋》。曾作畫《摹黃鶴山人聽雨樓圖卷》,進士何紹基贈詩《題李寄雲侍御摹黃鶴山人聽雨樓圖卷》,有「詩心到處能聽雨,畫裏憑虛自作樓」句(載《何紹基詩文集》、《東洲草堂詩鈔》卷8)。

師從嘉慶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進士陳官俊,而陳官俊之子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進士陳介祺又受業於李恩慶,李恩慶與陳介祺在書畫收藏中時有往來。李恩慶曾收藏元代趙孟頫行書節錄《道德經》手卷,李恩慶在其跋語中講到賈客持此卷先求售於陳介祺,當時雙方皆以為是偽品,未成交,遂被李恩慶購得,鑑定為真跡,後陳官俊、陳介祺均題跋。

家族一門在清代共出十二位文科進士(參見李祉)。

書畫收藏[編輯]

李恩慶的鑑藏鈐印包括「李氏愛吾廬收藏書畫記」、「李氏珍秘」、「季雲審定真跡著錄」、「季雲審定真跡」、「北平李氏所藏」、「北平李氏季雲珍藏圖書」、「季雲鑑賞」、「愛吾廬」、「李季子」、「廉吏之子」、「季雲」等。其李氏愛吾廬收藏作品包括:唐代高閒《草書千字文》殘卷(現藏上海博物館),五代荊浩的《鍾離訪道圖》(現藏美國弗利爾博物館),北宋郭熙《雪山大嶺圖》,北宋崔愨《竹林飛禽圖》(有乾隆嘉慶內務府印章10方),宋馬興祖《香山九老圖卷》(現藏美國弗利爾美術館),南宋馬遠《溪山無盡圖》,南宋緙絲《蟠桃花卉圖》立軸(耿昭忠、果親王允禮石渠寶笈、李恩慶遞藏,現藏遼寧省博物館),元趙孟頫行書節錄《道德經》手卷、《血汗寶馬圖》,元黃公望為倪瓚而作的《江山勝覽圖》,元代倪瓚的《岸南雙樹圖》(現藏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館),元代顧安的《竹石圖》,明代吳彬的《十二尊者相》長卷,文徵明題跋的明代沈周的《溪山雲靄圖》,明文徵明的行書大字《正氣歌》手卷、《秋庭讀畫圖》(進士何紹基贈詩《文衡山秋庭讀畫圖,為李季雲侍御題》,載《何紹基詩文集》)、《虬松圖卷》(耿昭忠(胞弟耿聚忠)、李恩慶、定敏親王載銓遞藏)、《長江大觀圖卷》,明代唐寅的《葦渚醉漁圖》(現藏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明代仇英的《唐人詩意圖冊》、《職貢圖》(現藏故宮博物院)、《醉翁亭圖卷》(上有道光丙午(1846)年李恩慶補寫的楷書《醉翁亭記》全文),明董其昌的《買山別策圖》卷、《臨顏蘇書卷》、《秋山樓閣圖》、《碧山林亭圖》、《仿米家山水》、《行書杜甫詩》(李恩慶、恭親王奕訢、宗室寶熙遞藏),明袁尚統的《歲朝賞梅圖》(現藏山東博物館),明張瑞圖的《行書燕子磯放歌卷》、書法題跋《買山別策》於董其昌的《仿大痴山水卷》(李恩慶1860年的題跋詩寫道,「幾載長安市上游,強從畫裏買林邱。墨緣不作塵緣斷,還與青山伴白頭。」),明代徐渭《水墨寫生長卷》,清王原祁的《春巒積翠》立軸、《擬大痴畫意》、《南山積翠卷》、《春巒積翠圖》,清宮廷畫家張為邦的《雙駿圖》(1743,乾隆內府舊藏),清宮廷畫師沈源的《羅漢圖》(其中四幅),清代揚州畫派華嵒的《寫生花鳥》、質莊親王永瑢等《永仿米雲山上下卷》(又名《無聲聯唱》)等。

光緒九年(1883年)癸未科進士邵松年在明代吳彬的《十二尊者相》長卷題跋中寫道:「書畫收藏家當道光朝推北平李氏為最富,然至咸同間已散佚殆盡」。

家庭[編輯]

  • 世祖李逢陽。
  • 世祖李毓元。
  • 太高祖李楨(字康侯)。
  • 高祖李宏勳,候選教諭。胞兄李成勳(字萬服);其子一雍正十三年(1735)乙卯舉人李繼祖(隸內務府鑲黃旗漢軍,載《欽定八旗通志》科舉),孫乾隆三十五年(1770)庚寅舉人李之駿(隸內務府鑲黃旗漢軍,載《欽定八旗通志》科舉),後代有光緒庚辰進士李威 (光緒進士);子二李紹祖,其孫道光甲午舉人李汶(字南谿),孫咸豐癸丑進士李淇 (咸豐進士)
  • 曾祖李光祖(字顯齋)。
  • 祖父李士通(字柯亭),乾隆九年(1744)甲子科舉人(隸內務府正白旗包衣彌勒保佐領下),十六年(1751)辛未科進士(載《欽定八旗通志》科舉);祖母孫氏(祖父康熙丁丑科進士孫躍)。
    • 胞兄乾隆十二年(1747)丁卯科舉人李士達(隸內務府正白旗包衣彌勒保佐領下)(載《欽定八旗通志》科舉)。
    • 胞兄李士適,貢生,河南河南府知府。其曾孫崇寶(字謙山,號益亭),道光八年順天鄉試舉人。
  • 父李法(字憲雯),乾隆三十五年庚寅恩科舉人,都察院經歷。原配妻曹氏(父曹曙升);繼妻生母趙氏(父趙巽飛)。
  • 胞叔李鴻,國學生;妻曹氏。其:
    • 李恩繼,嘉慶二十四年科舉人(隸內務府正白旗保常管領下),道光六年(1826)丙戌科進士,官陝西兵備道,修咸豐二年( 1852 )刊陝西《同州府志》三十四卷。
    • 李恩霖(道光進士)(又李恩純),嘉慶二十四年科舉人,道光十三年(1833)癸巳科進士,以書法見長。
    • 子李恩維,嘉慶辛酉科舉人、湖南醴陵縣知縣。
    • 子李恩綺。
  • 胞兄李恩繹(母曹氏),嘉慶十三年(1808)進士,江西、廣西布政使。子一李希曾,道光壬午(1822)進士,西安府知府;妻蔣氏(父嘉慶十年(1805年)乙丑科進士蔣策,胞姊蔣氏系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探花文襄公張之洞的繼母)。
  • 胞兄李恩綏 (母曹氏),嘉慶辛未(1811)科二甲進士。其子科舉人、無錫縣知縣李彭齡;子道光辛丑科進士李希彬,其妻鄭淑(字荇洲,號琴亭女史),豐潤人,著有《琴亭女史殘稿》,卒年二十。鄭淑的《長信宮擬古》詩中寫道:「院落深沈秋月明,月明如水秋陰清。長信宮中人獨坐,手擎團扇難為情」(載史夢蘭,《永平詩存》第二十四卷)。
  • 胞兄李恩綸(字雲圃;母曹氏)。
  • 胞兄李恩廣(又李恩紀,字理堂;母趙氏),貢生,內務府營造司郎中、內務府正白旗護軍統領。其:
    • 子道光庚子鄉試附榜、四川金堂縣知縣李希鄴(字衣山)。孫女一李氏,原配嫁正藍旗漢軍、光緒二年(1876)丙子恩科進士胡俊章。孫女二李氏,原配嫁正白旗滿洲、四川鹽茶道穆爾察氏耆安(父察哈爾都統莊愨公福興 (清朝),高祖正藍旗蒙古都統、理藩院尚書勇肅公穆克登布(穆爾察氏)(字少谷);母繼配蘇完瓜爾佳氏(父正黃旗滿洲、乾清門頭等侍衛博多洪武))。
    • 子李希裕,貢生,道光二十七年山西洪洞縣知縣(載《清宣宗起居注》卷85)、安邑縣(今運城)知縣、候選知府。
    • 子李希善,監生,候選知縣。
  • 胞兄李恩元(字綸齋,自號延壽老人),工詩及書畫(載《繪境軒讀畫記》、李放《八旗畫錄》),其畫作入李鴻藻、張之洞、張佩綸等創建的畿輔先哲祠(清末位於北京下斜街,其藏品現存河北博物院)。
  • 妻曹氏(父曹懷民)。
  • 子李希賢。
  • 子李希哲,西安府知府。
  • 子李希傑,浙江按察使、順天府府尹,署黑龍江將軍。
  • 女一李氏,嫁內務府鑲黃旗漢軍、道光甲辰(1844)科進士孫氏啟文(字仲明)(其父嘉慶己卯恩科進士慶霖;胞姊一孫氏,嫁正黃旗滿洲博爾濟吉特氏恭鈞,其胞兄黑龍江將軍恭鏜,父直隸總督、文淵閣大學士琦善)。女二李氏,訂婚內務府正黃旗滿洲、道光甲午科舉人葉赫顏札氏賡颺(父道光丙戌科進士祥安(又祥紱),與李恩慶之堂兄李恩繼進士同榜)。
  • 孫兒李祐(父李希賢),妻史氏(胞兄直隸遵化籍、光緒十五年己丑科進士史思培(應為史恩培),祖父道光丙申科進士史朴;胞姊史氏嫁順天府通州籍白會焯,其養父同治癸亥恩科進士白桓,曾祖嘉慶己未科進士白鎔)。
  • 侄孫李祜 (道光進士),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恩科進士;李祉,咸豐庚申(1860)進士。

參考資料[編輯]

  1. ^ 《淸朝御史題名錄》. 文海出版社. 1967: 419. 
  2. ^ 喬曉軍. 《清代翰林传略》. 陝西旅遊出版社. 2002: 295. 
  3. ^ 於玉安. 《中國歷代畫史滙編》 12.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 443. 
  4. ^ 謝巍. 《中國畫學著作考錄》.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98: 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