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森漢恩實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羅森漢恩實驗(Rosenhan Experiment)是1973年美國心理學家大衛·羅森漢恩關於檢驗美國精神病患鑑定標準的一項著名實驗,並當年發佈在《科學》雜誌上。這項研究被認為是對精神病患鑑定標準的重要批判。[1]

假病人實驗[編輯]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的教授羅森漢恩博士於1972年進行了著名的羅森漢恩實驗(後來也被稱為「假病人實驗」)。羅森漢恩博士招募了8個人(三女五男)扮演假病人,他們分別是一位二十多歲的研究生、三位心理學家、一位兒科醫生、一位精神病學家、一位畫家、一位家庭主婦。所有的假病人都告訴精神病醫院的醫生,他們幻聽嚴重。但是除了這個症狀以外,他們所有的言行完全正常,並且給問診者的信息都是真實的(除了自己的姓名和職業外)。結果,他們8人中有7人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被關入精神病醫院後,這8個假病人的所有行為都表現正常,不再幻聽,也沒有任何其他精神病理學上的症狀,但是卻沒有一個假病人被任何一個醫護人員識破,倒是有病人懷疑他們的身分。當假病人坦白且要求出院時,由於他們已經被貼上「精神病」的標籤,醫護人員都認為這些病人「妄想症」加劇。精神病院的醫務人員甚至發明了一些精神病學上的新術語來描述這些假病人的嚴重「病情」:假病人與人聊天被視為「交談行為」,他們甚至認為假病人做筆記都是一種精神病病情的新發展,以至於「做筆記」被護士當作病人的病狀以「書寫行為」記錄在他們的病歷中。

羅森漢恩的研究有力地揭示了診斷標籤的危險性——標籤效應:一旦醫護人員認定某一個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就會把他的一切行為和舉止視為反常。其實,有時,「病人」沒有問題,有問題的倒是「醫生」的眼力和判斷力。這個心理學實驗在教育學上的意義是:當一個孩子被貼上了「壞孩子」「差生」「笨蛋」等符合某個心理條件的標籤時,那個標籤將掩蓋他的所有其他品質,甚至優點。無論那個孩子做什麼,老師和家長都認為那個孩子「差」「壞」「笨」。人們歧視性的眼光和態度會迫使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向着人們的偏見——標籤所指的方向發生偏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對孩子的「標籤」態度不及時轉變,最壞的結果就會發生:我們對孩子的負面看法(或者說,負面期望)可以變成孩子的自我確定,導致一個當初也許並不壞、並不差的孩子真的會成為一個「差生」或「壞」孩子。

「不存在的病人」實驗[編輯]

第一次實驗的結果發佈後,羅森漢恩選擇了了一家非常有名的研究教學醫院進行第二次實驗。這家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們已經聽說了羅森漢恩第一次實驗的結果,但他們聲稱類似的錯誤不會在他們醫院發生。於是羅森漢恩決定與這家醫院安排進行類似的實驗:在為期三個月的時段內,會有一名或多名實驗參與者偽裝成精神病人試圖入院。醫院工作人員則需要對每一位入院者做出評估來確認他們是否是偽裝的精神病人。三個月過去後,合計193名病人中被院方挑出了41名偽裝者,以及42名懷疑偽裝者。但事實卻是羅森漢恩根本就沒有安排任何一人試圖偽裝入院,院方挑出的「偽裝者」們,其實都是普通的精神病人。通過這項實驗,羅森漢恩得出了「任何極易將自己引入嚴重錯誤歧途的診斷方法都不可能是可靠的診斷方法」的結論。

實驗結束後這家醫院收留的精神病人數量出現了明顯下降,從而引來了各方對這家醫院在實驗進行之前濫收病人的指控。

聲明[編輯]

羅森漢恩本人在《科學》雜誌的報道中說[1]

明顯,我們不能在精神病院裏清晰判別出一個人是否神志清醒。醫院本身營造了一個特殊的環境,在當中的行為會被輕易誤解。 在如此環境中對病人的環境影響——無力感,人格解體,疏離,屈辱,以及自我標籤——似乎都無可置疑地表明出反治療的結果。

可能的解答[編輯]

大衛·羅森漢恩本人亦無法完全理解這個現象並提出對策,但他提出兩點可能性:

  1. 增設一般性的精神健康機構,避開精神疾病的相關標籤,讓機構直接關注於具體問題和行為,從而將個人置於非貶義性的環境中。
  2. 第二點則是提升精神健康工作者的敏感度,恪守準則;對於其他人,直接的精神問題的住院經歷可能會有很大幫助。

並指出,之後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可能深化相關問題的理解。[1]

參考[編輯]

  1. ^ 1.0 1.1 1.2 Science杂志关于罗森汉恩实验的原文报告及简要。. [2013-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1).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