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黏盲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鲍氏黏盲鳗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圆口纲 Cyclostomata
目: 盲鳗目 Myxiniformes
科: 盲鳗科 Myxinidae
属: 黏盲鳗属 Eptatretus
种:
鲍氏黏盲鳗 E. bobwisneri
二名法
Eptatretus bobwisneri
Fernholm, Norén, Kullander, Quattrini, Zintzen, Roberts, Mok & Kuo, 2013

鲍氏黏盲鳗,为盲鳗科黏盲鳗属的其中一。分布于东南太平洋加拉巴哥群岛海域,为深海底栖鱼类,栖息深度在水深512至577米,本鱼体呈圆柱状,后半部侧扁,体侧各有一列黏液孔,可依位置区分为鳃前区、鳃区、鳃肛区及肛后区等四区,总黏液孔76个,前鳃孔9个、鳃孔7个、躯干孔46-47个, 尾部孔13-14个,脸部大部分白色, 包括嘴与唇触须的基部;其他的触须深色的,偶而有白色的斑点或顶端,眼斑明显,腹面鳍褶退化的或不存在,尾鳍的鳍褶发展良好,体长可达32.8公分,没有交配器官,性腺位于腹膜腔内。卵巢位于性腺的前部,睾丸位于性腺的后部。如果性腺的颅部发育,则动物成为雌性;如果性腺的尾部发生分化,则动物成为雄性。如果没有发展,那么动物就会变得不育,如果前部和后部都发育,则该动物成为功能性雌雄同体。 然而,雌雄同体被认为是功能性的需要通过更多的生殖研究来验证。[1]

参考文献[编辑]

  1.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23). Eptatretus bobwisneri. FishBase. Version 20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