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冰川寒焰/小型倉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日期及時間的表示法 [重新整理]
日期2024-06-08
UTC日期與時間2024-06-08T18:55:17+00:00
2024-06-08T18:55:17Z
20240608T185517Z
週數2024-W23
日期與週數2024-W23-6
無年份標示之日期--06-08
當年度累積日數2024-160

這裡是一個小型倉庫,這裡會像糧倉一般放置一些模板和文檔用來學習維基語法。另外一些不適合放在用戶頁(擋住主要內容)的文章會先暫時放到這裡。

本人入團史及從黨團隊角度探討維基百科立場問題[編輯]

我本人和班上其他人一樣對於加入共青團的期望很高,因此不存在什麼「強制加入」的行為,相反的,如果你違反了校規反而會被褫奪入團積極分子的資格,並且退團。對於港台的一些人把我們看得像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一般「處處被強制,包括加入組織也是如此」,現在我倒算是釋懷了,因為我看朝鮮民眾生活的時候也差不多是這個態度。但是我還是需要指出來一個實際存在的問題,那就是選拔團員的時候並不規範,在上級團委的年度發展指標分配下來之後才開始決定入團人選,人選決定分兩種,一種是民主投票,一種是班主任「欽點」,而選定之後才開始寫入團申請書,日期則一般是填到一年以前,寫好後沒幾天就要去統一寫入團志願書和團員證了,完事再等上一個月就開始辦入團儀式,然後你的手裡就多了一枚團徽,不過在這之前其實已經開始計算團籍了。這裡我說下我的經歷。

選舉、當選以及補寫入團申請書[編輯]

按照標準的流程來看的話,成為團員的一切流程基於你的自願申請,在提出你的申請並獲得班團支部批准之後就成為了「入團積極分子」,然後接下來的近九個月內你需要經過團校(由校團委幹部講授的)八學時的團課學習,合格之後你才會有資格填寫入團志願書,志願書報班團支部大會批准之後再由上級團委蓋章審批之後通過,然後填好團員證信息再讓團委加個鋼印或者印章就行了,等到入團儀式之後你就真正成為一名團員了。

對於中國社會的習慣來說,這樣的制度建構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在下發執行的時候變得異常了。毋庸諱言,中國是有這個問題的,但是放在美國等等其他地方也會有這種情況,絕對的「上下一心」終究還是理想狀態,在制度執行的過程中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牽制而產生一些「灰色秩序」的,只給中國的大陸港澳地區的政治適用「制度建構+實際運作」的語言批判結構未免有失偏頗,因此我有的東西雖然看在眼裡,但是我覺得沒有必要往維基百科這邊來寫——雖然它標榜自由,但是它是個百科全書,它只要維持好它最基本的職能就好了,而不是非要去用港台歐美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殖民一遍,多加點「反共」的語句才是「中立」,那看你這東西我還不如去查官網資料來得便捷。

對的,基層這邊畢竟和想的是不太一樣的。在初中的時候我就把團章讀透了,前後寫了差不多五份申請書上去(但是總之還是沒我入團前夕那份寫得好),結果因為青年大學習期數沒學夠最後光榮地失敗了,就算班上的人們都認為我入團是理所應當的也無濟於事。

然後在2023年高一時因為成績靠前獲得提名再次競選團員(是的,無記名投票,選兩名),結果吃了剛分科成績不突出導致沒什麼人認識的虧又一次光榮失敗,然後我原先班級的老同學又一次給我悲哀了一場。

到了2024年,今年分配給班上的指標是六個,在選舉前我們老班(思想政治教師、團委副書記)稍微問了下幾個人想入團,結果舉起手的有一二十個。因為班裡的人比較抽象,所以這一次根據實際情況實行了「等額選舉四個名額、差額選舉兩個名額」的模式。這次很幸運,我是四個被選定的人之一,倘若把我交給那些就知道怎麼算計別人的傢伙手裡面我這輩子也別想入團了。入選的原因其實是共產主義信仰過硬,對共青團的認識很紮實,這個其實在我選修文科之前在文綜辦公室就已經是大名鼎鼎的了,這些方面其實讓我頗受尊重,連一些團員都為此折服——雖然他們裡面好多也在思想方面合格,但是有應考的成分在裡面,因此對於理論沒有深入研究的興趣,即使這對考試大有裨益。其實能有人賞識到這一點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不過為了掩人耳目,防止嫉妒心和迫害泛濫(所謂的背後的「他也配」定論),還是跟其他人一樣說的是我成績優秀(相對而言本校而言算是事實)且積極做事(這也是事實)

而在成功當選之後才需要寫入團申請書,要是在這之前寫了也沒什麼用,頂草稿了。因為我以前寫過五份所以我完成的速度很快,當然寫得要比我之前那些套格式的產物寫得要好,即使是我自己有什麼特質就寫什麼也還是寫了不少,包括打入團志願的草稿也是,我寫的內容就是我做過的以及我想做到的,就是這樣在完稿之後還得刪減,因為太多了,而班上其他新團員在這方面的工作也還是我來統籌的。入團申請書需要用紅色信箋紙來寫,500字左右,日期要寫大概九個月以前,也就是2023年的9月,是為了和官方規定的流程契合。這個時間最後會反映到志願書上支部大會信息中。

填寫入團志願書和團員證[編輯]

入團志願書由共青團中央基礎建設部制定、省級團委翻印,而且用的都是2016版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有的不同年份的會小一圈,入團志願書幾乎是唯一的一份,因為其上的十二位發展團員編號是按照年份和省的順序全國排下來的,每個編號僅此一份,紙張很厚,是80克的雙膠紙,跟中高考答題卡(120g紙)比還不錯的,寫起來很舒服。而團員證則是省級團委按照團中央的規定製作的,以前中青社統一發,現在不知道是不是,不過有標省級團委監製在裡面,因此每個省的款式都不太相同,但外頁都是綠皮、燙金標準團徽、收窄宋體字的「團員證」三個字,封皮的內面是內頁的一部分,而不像之前是一個單獨的套子。而內頁第一頁入團誓詞,就是封皮的背面,在這之後還有基本信息、團員註冊記錄、繳費記錄以及團章全文。我們那個有頁眉,標著「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證」字樣,首頁信息上方寫著「我是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有的版本我看沒有。右下角標著監製單位,我們是團河北省委。

等寫完申請書之後需要先等幾天,然後到團校(黨團活動室)去填寫志願書和團員證信息。那天中午我們老班抱著一個盒子,裡面是本班的團員檔案,其實裡面就四種東西:入團志願書+申請書、團員證、團員登記表、團員繳費表。那天晚自習前我們把所有的檔案盒子全都搬到了黨團活動室,因為不僅僅是入團工作準備,團支部書記這次還得把分科後沒有把團員檔案移動過來的給移過來,順便還得把新團員的信息寫進去,因此每個幹部都在告誡新團員切忌弄壞入團志願書,寫錯一兩個字還有機會改(重磅紙能用刀劃改一次,這件事還是我們老班負責),但是如果編號已經寫在團員證上了,那麼可沒法再去找一份新的來頂上了(辦法還是有的,那就是志願書團員證一塊換,但那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有比這更直接的辦法就是褫奪入團資格……開玩笑的),而且弄壞的那一份得有人扛鍋,畢竟是統一編號。

靠選定的方式來選舉團員畢竟素質不算很高,也有一些人靠的是民主選舉,這如果是在一個普遍素質偏低的集體裡面的話,也達不到選出合格人物的效果,根據我本人的調研結果看,多數存在人脈拉票和賄選的行為(毋庸諱言,「靠誰能吃飯就奉承誰」的這種關係戶思維在基層也算是穩固的,但毫無疑問都在暗處運作,並且實實在在地是一種污點)。中文網際網路上一直有人諷刺說「團員連國際歌都不會唱」的現象,而且還有一些壓根沒什麼共產主義信仰,立場和維基百科的主流高度看齊,這部分人很可能背靠一個高度近視的班主任並且自己就是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傢伙,像我這有一個政治老師班主任以及一群時刻等著扒你黑歷史來證明你不夠格的同學所構成的環境下,這一種人似乎沒什麼入選的可能性,而這兩年裡入選的人基本都是班上最本分最賣力而且成績靠前的人。但我們班之外就有些烏煙瘴氣了,畢竟理科嘛,成績好和你人品以及政治素養合格關係不大(物化政除外),我舉個例子:團員證背面有團章,在等待填寫前我們文科班的學生基本都在看後麵團章的內容,我還順便給我同桌指了指團十九大團章的一些連我們老班都似乎沒注意到的變動並且分析了下政治意義,而其他班基本都在閒聊,管都管不住。

可能一些港台的兄弟不是很理解我們這邊的一些事情,可能覺得我們這樣去認真研究這些東西(馬列毛的理論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顯得很可笑(畢竟我們立場不一樣),但是在這裡,不論是什麼樣的人都是追求加入中國共產黨、共青團以及少先隊的,實際上這些身份的特權可以說忽略不計,雖說團員黨員是報一些本科提前批院校的必要條件,但是像我們這窮鄉僻壤的地方,想考上那樣的高校可以說幾乎不可能,除此之外還要擺拍一堆照片,寫一堆形式主義的心得體會(這些大多數是基層團黨委刷存在感的操作),不過依然有好多人趨之若鶩,或者說沒有也罷有了最好,認為它好而不是壞得很(輪子除外哈,輪子說的鬼話算是我聽過的一眾反華反共言論里最扯淡的了),這依然是中國社會環境作用的結果,這個身份就是一種先進性的象徵,是一種政治性影響力(不是權力)的體現,是一種對於自身優秀特質的「官方認可」(目前來看大多數情況下是這樣的,大家從心底里認為成為團黨員的前提就得是一個優秀的人,只不過優秀的標準每個人不盡相同),而在中國大陸唱反調的就如同白紙上的小黑點一般,它顯眼,但是它確實少。好多來自官方的活動比如說封殺,背後其實都有網民的推進,不吵上去沒什麼人閒著來管。中國大陸的群眾也會唱反調,也會抱怨,而且茶餘飯後談的非常之多,被限制得沒那麼死,但是他們還是傾向於生活在現有的秩序下,也還是有人堅定地相信馬列。順便說一下,無論入團的人人品多麼壞,反歐美的還是占壓倒性多數。

說回來,在志願書和團員證蓋章生效團籍起算之前,是千萬不能犯事的,這個要求聽起來很奇妙,畢竟這中間才幾天 ,統一填寫還能犯事?團籍起算也不過是多等三四天的事情,這又有什麼呢?事實上還真有。我們這一批團員(入團積極分子)里有個傢伙在填之前跑出去找自己對象,結果被校長抓了現行,這人的入團志願書就直接被扣下來了,名額也被取消了,看著很離譜,而我們想得最多的是:這種傢伙居然也能被選上?

團課這個東西,我在這之前蹭過一次,但是主要是給團員宣講的,我們班因為有老班優勢所以非團員有資格旁聽,但是回來之後要給班裡人宣講(那次趕的也很好,因為團支書請假所以正好安排了我的暗戀對象——也是團員——和我一同去)——後來我確實是講了,其實也算是秀肌肉的環節,因為首先文科班對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要內容是必須知道而且必考的,因此內容大家都聽說過,而每當有人去講有關黨的理論方面的東西,班裡人會有一種「我聽不懂但是我大受震撼」的感覺,所以目的並不是真的讓人聽懂,只要讓班裡人覺得高大上就行,這樣證明了你對於理論素養是十分紮實的,這樣入團的阻力會小很多(後來居然成功跳過了選舉環節,阻力為0)。不過這裡說的團課則是按照團中央大綱來的至少8學時的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老實說我們學校沒有規範搞過一次這個東西,當然別的團課活動搞了很多,不過那可不能瞎寫,因此在當時填寫也就是按照指定要求,填寫對應時間和對應學時課名就行。

入團志願可以說是填寫志願書最難的一部分了,它要求你寫夠它給定的一頁半,只能是要不字大點要不字多點了,而且儘量不要寫錯,改起來太麻煩。似乎只有我一個打好草稿的人,其他人都在直接抄入團申請書,只不過在結尾接上了給定的「學習之後得到了新的認識」這般的套話(因為按流程你是先學完團課才開始填志願書的),我同桌硬是抄了四十五分鐘才勉強抄完,他寫字非常慢。在2021年的時候,團中央基層建設部就已經提出了要防止照抄入團申請書的行為,但是顯然這種行為還是很泛濫,只不過會在裡面補上一些證實自己學過團課並參加過志願者活動的語句來和入團申請書區別開來。按照大多數團委的思維模式來看,這些被選上入團的人本身就已經付出了不少(否則班主任也看不見你),因此在手續方面是完全踩著最低要求的線走的。不過我倒是沒按一般「規矩」來,我都是自己寫的,沒按他們給的模板來,因此要說起來也算是個模範團員——我以前就說過:如果他們是按照標準來考查團員的話,那我應該是唯一一個合格的。

之後一個重要的內容是填寫介紹人信息,需要兩個介紹人,這些信息事先都會由團支書收集好然後發給各個團員,到了填寫的時候幾個人互相換著填,總之自己不能填自己的(廢話)。給我當介紹人的一個是團支書,一個是班上一個哥們,團支書倒是本人親自寫的,另一個哥們說實話比較抽象,他雖說成績好,但是人品跌的稀爛,入團靠的是他在學校里的關係,並且他敢明著往出說,他還因為深夜在宿舍里蹦迪被停過課,總之是可以吻合我上面所說的團員中的反面教材了。不過並不是他本人來給我寫,是一排同班的一個姑娘(她也是因為人品好才被選上的)給我寫的(填的還是他的信息)。填寫意見都是套話,我也半開玩笑地跟團支書說「能不能把我上面那個『對團的認識不足』給改一改」,我說:「我敢說我的認識要比咱班所有人都要多。」不過實際上不改沒什麼影響,畢竟,積重難返了也是。支部大會內容也是套話,不過中間鬧了一個烏龍,那就是團員人數的問題,我和書記的統計數據是11人,統一要求大家這樣寫上,結果前邊團總支書記喊了個14人,有人把這個數據給改了,於是沒辦法,大家都改成了14人,不過也很方便,就在那個位的「1」上面加個「∠」筆畫就行,支部大會說實話因為高中學業過緊(問就是高考),根本就沒開過,哪怕是叫我們出來統一寫志願書在「內卷」要求的角度來看也算是極大的「浪費時間」了,因此在這個建立檔案的環節,形式主義化是比較泛濫的,那麼我這裡說了這個問題的產生,但是向前我也倒推了這個現象的原因,而我看港台一些政治評論類的文章把一些現象說得很歪曲,歸根到底還是沒有去挖掘整個中國大陸地區的社會環境以及它造就的人們普遍的價值觀和心理活動,而是站在歐美的視角去用經院哲學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填寫團員證是這個活動的最後一步,因為它小,而且要填的內容少,所以放在最後。團員證倒是沒什麼,只有一個發展團員編號是比較特殊的信息。在我因為團籍起算時間寫錯了而找老班拿刮紙刀改的時候,好不容易寫上了正確的日期,書記直接把團員證拍到我臉上讓我把入團日期寫上去,搞得有些手忙腳亂的。團員證這個東西最後並不會發給學生,而是裝在一整個檔案盒子裡放在團委辦公室,它和入團志願書(裡面夾著入團申請書)一起構成團籍檔案,如果再在這之外多出來什麼東西,那估計就是處分記錄了吧。在離校的時候,這些東西都會從檔案盒子裡被拿出來放在一個團籍檔案袋裡交給你。

善後工作[編輯]

我們作為團委副書記班上的學生有權利選擇留下來幫忙處理善後工作(回去上自習除了侃大山之外還真沒什麼能幹的),在統一填寫資料之前,我們每個人抱著兩三個檔案盒子下來,而老班手裡則拿著一摞的印章過來。裡面有同意章、團委章以及一些團籍註冊的印章,還有不少的印油。團籍註冊的環節和新團員檔案整理在我們正式開始填寫資料之前,各班的團支書就差不多搞定了,現在的工作主要就是給志願書、團員證蓋章,志願書照片上一個團委章、審批欄一個同意章一個團委章,輪到團員證則是先收儲起來交給團總支,由他們蓋章,也不知道是不是給我們蓋了團委章還是說回頭蓋鋼印,不過團籍註冊一次性蓋上了。剩下的就是由我們班的團支書(影子年級總支書記)來負責蓋,我和我同桌負責整理。最後收拾明白把盒子抱回辦公室,那時候已經下課了。

入團儀式[編輯]

暫未舉辦,今年高考後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