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阿契本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亚历山大·阿契本科
1935年
1935年
出生1887年5月30日儒略曆1887年5月18日]
 俄罗斯帝国 基辅
逝世1964年2月25日(1964歲—02—25)(76歲)
 美國紐約
墓地 美國纽约布朗克斯伍德勞恩公墓
母校基辅艺术学校
知名作品拳击手(1914)
风格立體主義
获选美国艺术和文学院 (1962)

亚历山大·波菲羅維奇·阿契本科Олександр Порфирович Архипенко;1887年5月30日—1964年2月25日) ,是乌克兰裔美籍前卫藝術家、雕塑家平面艺术家,活跃于法国美国[1][2][3][4] 亞歷山大是將立體主義帶入雕塑的先驅者,將人體劃分成數個幾何形狀。[5]

生平[编辑]

1887年,亞歷山大出生于俄罗斯帝国治下的基辅,是尤金·阿契本科英语Eugene_Archipenko的弟弟。

1902年至1905年間,亞歷山大就读於基辅艺术学校 (KKhU) 。 1906年,亞歷山大在谢里·斯韦托斯拉夫斯基英语Serhiy Svetoslavsky門下继续艺术教育。同年稍晚,與亞歷山大·博戈馬佐夫英语Alexander Bogomazov共同舉辦展覽。隨後,亞歷山大搬到莫斯科,在當地一些团体展览中展出作品。

1908年,亞歷山大搬到巴黎[6], 旋即進入美術學院(École des Beaux-Arts[7] ,但在數周後離開。 他與其他乌克兰流亡藝術家,如弗拉基米尔·巴拉诺夫·罗西英语Wladimir Baranoff-Rossine索尼婭·德勞內内森‧亞里特曼英语Nathan_Altman等人,居住在巴黎藝術村蜂之巢英语La Ruche (residence)。1910年後,在獨立沙龍秋季沙龍,與其他藝術家舉辦共同展覽,如亚历山德拉·埃克斯特英语Aleksandra Ekster卡济米尔·马列维奇瓦迪姆·梅勒英语Vadym Meller索尼婭·德勞內喬治·布拉克安德烈·德兰等人。

1912年,亞歷山大在德国哈根奧斯特豪斯博物館英语Osthaus-Museum Hagen舉行個人展覽。1912年至1914年間,亞歷山大任教於巴黎自己開辦的艺术学校。

亞歷山大的四件立体主义雕塑,包括《家庭生活》及5件畫稿,出现在1913年纽约有爭議的國際現代藝術展。 《纽约世界報》刊載這些作品的漫畫。[8]

1914年,亞歷山大搬到法國尼斯。1920年,亞歷山大参加意大利的第12屆威尼斯雙年展(Twelfth Biennale Internazionale dell'Arte di Venezia)。1921年,亞歷山大在柏林開辦藝術學校。1922年,亞歷山大与亚历山德拉·埃克斯特英语Aleksandra Ekster卡济米尔·马列维奇所罗门·尼克里廷英语Solomon Nikritin埃尔·利西茨基等,一起参加柏林範迪門画廊英语Galerie van Diemen的第一次俄罗斯艺术展览。

1923年,亞歷山大移民美国。[7] 1929年,亞歷山大取得美国公民。 1933年,亞歷山大參加芝加哥的世界博覽會,為烏克蘭館取得成功。亞歷山大作品估價高達25,000美元。 [9]

1936年,亞歷山大参加纽约的《立體主義與抽象藝術》展,以及在欧洲的無數展覽。1962年,亞歷山大选入美国艺术和文学院[10]

1964年2月25日,在纽约,亞歷山大去世。[7] 身後,葬於纽约布朗克斯伍德勞恩公墓

影響[编辑]

亚历山大·阿契本科,與匈牙利裔法籍雕塑家約瑟夫·恰基英语Joseph Csaky,在巴黎的首场公开展覽,展現出立體主義藝術;繼畢卡索之後[11],在1910年與1911年的獨立沙龍秋季沙龍,於三維空間中展現立體主義風格。 [7][12] 亞歷山大放棄同时代流行的新古典雕塑,使用侧面和负空间创造一种人類形象的觀看方式,同時呈現主體的许多观点。 亞歷山大引入雕塑空白(sculptural voids)而闻名。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创造性地混合了各種藝術種類:设计「雕塑绘画」(sculpto-paintings),使用壓克力陶瓦等材料进行实验性創作。受到畢卡索與喬治·布拉克影響,亞歷山大透過〈梅德拉諾系列〉(Medrano)將拼貼畫介紹給更廣泛的觀眾。[13][14]

雕塑家Ann Weaver Norton英语Ann Weaver Norton在亞歷山大門下學習多年。[15]

參考資料[编辑]

注释[编辑]

  1. ^ Archipenko, Aleksandr 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10-31. ISBN 978-0-19-977378-7. doi:10.1093/benz/9780199773787.article.b00006597 (英语). Ukrainian, 20th century, male. Active in France and in the USA. 
  2. ^ P. Lagasse, & Columbia University. Archipenko, Alexander. The Columbia Encyclopedia (8th e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23-02-16]. Ukrainian-American sculptor 
  3. ^ Alexander Archipenko. Britannica. 2022 [2023-02-16] (英语). Ukrainian-American artist 
  4. ^ Marter, Joan, Archipenko, Alexander, Oxford Art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023-02-16], doi:10.1093/gao/9781884446054.article.t003752 (英语) 
  5. ^ Oxford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Judge, Harry George., Toyne, Anthony.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1993: 21. ISBN 0-19-869129-7. OCLC 11814265. 
  6. ^ Alexander Archipenko. [27 July 2022]. 
  7. ^ 7.0 7.1 7.2 7.3 Finding Aid. Alexander Archipenko papers, 1904–1986, (bulk 1930–1964). Archives of American Art. 2011 [17 Jun 2011].  引证错误:带有name属性“AAA”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8. ^ Donald H. Karshan, Archipenko, Content and Continuity 1908–1963, Kovlan Gallery, Chicago, 1968. p. 40.
  9. ^ Halich, W. (1937) Ukrainians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cago ISBN 0-405-00552-0
  10. ^ Deceased Members.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 [July 30,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6 July 2011). 
  11. ^ The Archipenko Foundation, Chronology, 1910–1914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3-05-31.
  12. ^ File:Womans Head Picasso.jpg Picasso, Woman's Head, modeled on Fernande Olivier
  13. ^ Médrano II. Guggenheim. 1913-01-01 [2019-12-13] (美国英语). 
  14. ^ Alexander Archipenko | Ukrainian-American artist.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19-12-13] (英语). 
  15. ^ Jules Heller; Nancy G. Heller. North American Women Artis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Routledge. 19 December 2013. ISBN 978-1-135-63882-5. 

延伸阅读[编辑]

  • Michaelsen, Katherine J.; Nehama Guralnik. Alexander Archipenko A Centennial Tribut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The Tel Aviv Museum. 1986. 
  • Karshan, Donald H. (编). Archipenko, International Visiona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69.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