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珩 (人类学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刘珩(1971年),男,云南昭通人。中国人类学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生平[编辑]

1971年生于云南昭通。2002年以论文《在本主的庇荫下:大理白族本主崇拜研究》获得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2009-2010年度哈佛大学燕京访问学者[1]。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历史学院文明与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人类学高级论坛青年学术委员会主席[2]

代表性论文有《翻译·文本·话语权力——翻译文本的本土化进程》、《情感的公共与私密:一个人类学研究的新视角》等。

译著[编辑]

  • 丹尼尔·麦克尼尔. 《面孔》. 由王积超 / 刘珩 / 石毅翻译 另类丛书.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0年6月. ISBN 9787505716506. 
  • 杰克·特里锡. 《象征之旅:符号及其意义》. 由刘珩 / 石毅翻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 ISBN 9787801094261. 
  • 荷兰时代生活图书公司. 《古代北欧的传奇故事:北欧海盗及日尔曼神话》. 由陈姝波 / 刘珩翻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年. ISBN 9787500668848. 
  • 麦克尔·赫兹菲尔德. 《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 西方人类学新教材译丛. 由刘珩 / 石毅 / 李昌银翻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6年. ISBN 9787508038209. 
  • 麦克尔·赫兹菲尔德. 《人类学: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 西方人类学新教材译丛. 由刘珩 / 石毅 / 李昌银翻译 修订版.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8年. ISBN 9787508038209. 
  • 维克多·特纳. 《戏剧、场景以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 国外人类学名著译丛. 由刘珩 / 石毅翻译.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6年. ISBN 9787105082872. 

参考文献[编辑]

  1. ^ 刘珩.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6-10-20 [2019-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9). 
  2. ^ 刘珩:人类学的多元理论地带. 湖南智库网. 2016-05-12.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