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蕃昌
外观
吴蕃昌(1622年—1656年),字仲木。明末清初浙江海鹽人。
吴麟徵次子。十一歲時,吳蕃昌因伯祖吳中偉的獨子吳麟趾病死無後嗣,即入嗣其家,侍奉嗣母查氏。[1]崇禎十一年(1638年),補為縣學生員。廣為結社,“與海內諸名賢交甚懽”,但“歷試高等皆不遇”。[2]吴麟徵於明亡時自殺。[3]入清後與彭孙貽創立瞻社,为名流所重,时人称“武原二仲”。[4]吳蕃昌曾將父親吳麟徵生前書信中的告誡加以摘錄,編撰成《家誡要言》一書。蕃昌事嗣母至孝,順治十二年(1655)正月,查氏逝世,蕃昌循古禮守喪,“水漿不入口四日”。不久,因持喪過禮而致疾,[5]張履祥曾多次勸告吳蕃昌要照顧身體。[6]順治十三年,於守喪期間去世。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注釋
[编辑]- ^ 吳蕃昌,《祇欠庵集》,卷4,〈先司寇公行畧〉
- ^ 陳確,《陳確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卷13,頁322,〈祭吳仲木文〉。
- ^ 朱一是,《為可堂初集》,文卷三十三,〈祭磊齋吳公文〉,頁4a-6a:“崇禎甲申三月,京師蹈,距吳越茫茫四千里,訛言繁興。群公卿士未聞歿狀,裏中士大夫及婦豎無知者咸必公(吳麟徵)能歿。既而公歿矣,訛言繁又興,謂賊遇歿臣不以禮,暴公屍不即棺殮,里中士大夫及婦豎無知者咸必公棺殮。”
- ^ 《清史列传》記載:“彭孙貽,字仲谋,一字羿仁,浙江海宁人。读书过目成诵,与同邑吴蕃昌创瞻社,为名流所重,时称武原二仲”。
- ^ 張履祥,《楊園先生全集》,卷21,頁621-622,〈吳子仲木墓誌銘〉:“事嗣母查,孝敬盡禮,及居其喪,水漿不入口四日。旣殯,食粥不茹菜果,寢苫居廬,不脫衰絰。比葬,嘔血數升,哀毁不怠。”。
- ^ 張履祥,《楊園先生全集》,卷3,頁70,〈與吳仲木二十〉:“禮廢久矣,仁兄力行之,時俗駭笑,雖弟輩猶將分罪。……幸仁兄益加珍重,於養德養身之際,敬慎不怠,固亦有志者之所深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