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梁式桥又名步桥,为桥梁发展史上的一种早期形式,原始社会即已出现。此类桥梁多用于水浅、洪水季节较短和交通量不大的溪涧小河,在水中培土或垒石成堤[注 1]、步涉而行,为防止堵水,可在堤下留以过水洞,或筑成断续土(石)堤,后者逐渐发展为以毗连相间的石磴为主要形式的矴步桥[注 2],现状在一些偏僻山区仍然使用[1]。
- ^ 其中可夹用草、苇、竹、木等,一般就地取材
- ^ 又名碇步桥、过水梁或过水明桥,其中矴、碇互为异体字
- ^ 姚玲森,李富文,俞同华. 《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 (桥梁工程)》.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