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立教宗亞歷山大五世
外观
亞歷山大五世、歷山五世或譯亞力山大五世(約1339年—1410年5月3日),本名彼得·菲拉爾格斯(Peter Phillarges)是一名對立教宗,1409年6月26日-1410年5月3日在位。
彼得出生於克里特島,年少時即加入方濟各會,1405年受教宗依諾增爵七世任命為樞機。當時天主教會分裂為羅馬教廷和亞維農教廷,雙方皆宣稱自身為教會合法的代表。1409年樞機們召開比薩大公會議以解決教會分裂,他們宣布羅馬教宗與亞維農教宗皆非合法教宗,並選出彼得作為新任教宗,稱亞歷山大五世。在位十個月後,他在波隆那去世。他的繼任者是若望二十三世。[1]
譯名列表
[编辑]- 亞歷山大:天主教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禧年專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作、《大英簡明百科知識庫》2005年版[永久失效連結]、《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1993年版作亞歷山大。
- 歷山:香港天主教教區檔案 歷任教宗作歷山。
- 亞力山大:真理辯證中文網 兩千年教會歷史巡禮 第四篇 中世紀前期教會歷史作亞力山大。
- 亞力山大、亞歷山大:國立編譯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作亞力山大、亞歷山大。
- ^ Frank, J.W., "Die Obödienzerklärung des österreichischen Herzöge für Papst Alexander V. (1409)," (德語), in: Römische Historische Mitteilungen, 20, 1978, pp. 4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