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化
外观
張德化 | |
---|---|
大清直隸武邑縣知縣 | |
籍貫 | 四川省鄰水縣 |
字號 | 字惠庵,號崑崖 |
親屬 | 父張加意,母劉氏;子張元升〔乾隆六十年乙卯恩科順天鄉試舉人〕、張元清〔州同〕、孫張熙寧〔庠生〕、張致和〔監生〕 |
出身 | |
| |
著作 | |
|
張德化(1735年—1783年),字惠庵,號崑崖,四川鄰水縣人,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年)選拔[1],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選寧遠府會理州訓導[2][3],乾隆四十年(1775年)閏十月調直隸冀州武邑縣知縣[4],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卒於官署[5][6]。
註釋
[编辑]- ^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六月……乙卯……禮部帶領甘肅、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省選㧞貢生引見。得㫖:胡贊麟、馬乾怡、馮元吉、牟鈐、孫世榮……張德化、康濟隆、徐延翰、梁肇文、楊玉衡、饒慶捷、陳名儀……等三十八名著交吏部詢問。願以教職用者以教職用。願以佐貳等官用者以佐貳等官用』。《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七百六十三
- ^ 『明會川衛儒學訓導……雍正七年改衛歸州儒學訓導……張德化。鄰水縣拔貢。乾隆三十二年選』。[同治九年]《會理州志》
- ^ 『題報訓導俸滿稱職照例保題。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湖廣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署四川總督印務臣文綬。謹題為慎重教職以勷文治事。該臣看得教官陸年俸滿。如果能勸誨士子。完糧息訟。才具可觀者。例得保送引見。茲據布政使錢鋆詳寧遠府屬會理州訓導張德化。年參拾捌歲。係順慶府鄰水縣人。由拔貢。於乾隆參拾壹年朝考貳等。引見奉旨以教職用。選授今職。於乾隆參拾貳年捌月初參日到任。扣至乾隆參拾捌年捌月初參日歷俸陸年已滿。約束士子並無抗糧興訟等事。任內亦無參罰案件。該員品行端謹。留心吏治。洵屬有志向上之員。堪膺民社詳請保題等情前來。臣覆查張德化人明白有志向上。與保題之例相符。臣謹會同學政臣吳省欽合詞具題。伏祈皇上睿鑒。敕部議覆施行。謹題請旨。乾隆38年10月30日』。內閣大庫檔案029700-001
- ^ 『覩津。武邑縣。中缺。疲難。州東北九十里。……張徳化。四川隣水人。㧞貢。四十年閏十月調』。[琉璃厰世錦堂本]《大清縉紳全書》乾隆四十二年秋直隷省
- ^ 『國朝㧞貢……張德化乾隆乙酉選』;『張德化。字惠庵。號崑崖。乾隆乙酉選拔。借補會理州訓導。陞授直隸武邑縣知縣。刑清政簡。民皆愛戴。乾隆四十八年卒於官署。合邑士民爲豎墮淚遺碑。教子元升中乙夘順天舉人』。道光元年《邻水县志》卷三
- ^ 『張德化。字惠庵。號崑崖。乾隆乙酉拔貢。任直隸武邑知縣。政簡刑清。民皆愛戴。卒於官。合邑士民爲豎墮淚碑。子元升舉人、元清州同、孫熙寧庠生、致和監生。』。道光十五年《鄰水縣誌》卷四
这是一篇关于清朝人物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