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民法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德国民法典
Wappen Deutsches Reich - Reichsadler 1889.svg
帝國議會
制定機關德意志帝國帝國議會
施行日期1900年1月1日
現狀:獲修訂
1896年8月24日出版的德国民法典

德国民法典》(德語:Bürgerliches Gesetzbuch, BGB)是德意志帝国从1881年开始研究编纂,于1896年8月公布,1900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法典,為歐陆法系中最重要的民法典之一。歷經德意志帝國時期、威瑪共和納粹統治、兩德分裂至統一後,仍然施行至今,其內容及形式所樹立之風格,不但成為歐陸法系之代表性體例之一,也影響日本、中國、韓國等民法典之制定。

法典体系[编辑]

法典参考了罗马法国法大全》中的《学说汇纂》的编纂体系,采用五编制,分别为总则(Allgemeiner Teil)、债务关系法Recht der Schuldverhältnisse)、物权法Sachenrecht)、家族法Familienrecht,或譯親屬法)和继承法Erbrecht)。

内容既借鉴了罗马传统法和《法国民法典》的立法经验,同时又有很大创新。

与《法国民法典》的差异[编辑]

该法典不同于《法国民法典》之处:

  1. 法国的使用三编制,德国的使用五编制
  2. 德国的总则篇独立成一篇,规定了民事主体、法律行为和时效等具有总论性质的内容;
  3. 德国的将规定债权关系的条文移至物权法之前,反映了新型的债权法理念。
  4. 德国的详细规定了法人制度,来规范公司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影响国家[编辑]

日本民法典》、《中华民国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泰国、韩国、希腊和乌克兰英语Civil Code of Ukraine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都深受其影响。

參見[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