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蘭教會
外观
愛蘭長老教會,是位於南投縣埔里鎮的基督長老教會,原名為烏牛欄基督長老教會,創立於1871年,信徒以巴宰族為主。[1]1871年,愛蘭地區建立了一座茅屋作為禮拜聚會所。到了1873年,教士會派遣李庥牧師(Rev. Hugh Ritchie)到此,興建了第一座正式的禮拜堂。隨著信徒人數不斷增加,禮拜堂空間不足,同年設立了大湳與牛眠兩地作為分支會堂。1880年,教士會再派施大闢牧師(Rev. David Smith)擔任監工,重建第二座禮拜堂。此堂在戰爭期間因需翻修屋頂,但遭警察當局禁止,最終於1942年被拆除。1945年,羅文福牧師建造了一座木造臨時禮拜堂,並於1956年在趙信恩傳道師的主持下,使用磚瓦重建了第三座禮拜堂,延續信仰傳統至今,1971年,適逢愛蘭教會設教一百週年。為慶祝這一重要里程碑,教會進行全面改建,包括修繕聖殿及擴建主日學、幼稚園教室、牧師館和圍牆等設施,全部採用磚造建築,使教會煥然一新,展現出新氣象。[2]
愛蘭教會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臺灣南投縣埔里鎮愛蘭路45號 |
宗教 | 基督教 |
教派 | 長老教會 |
官方网站 | https://www.pct.org.tw/churchdata.aspx?strOrgNo=C05057 |
地圖 | |
歷史沿革
[编辑]愛蘭教會設立於1871年(清同治十年),其前身為「烏牛欄禮拜堂」,此禮拜堂由英國基督長老教會台南教士會派與牧師李庥協助創建。[3]在漢文文化的衝擊下,基督教信仰減緩了巴宰族漢化的腳步,時至今日,仍有巴宰族裔能流利使用巴宰語,並以教會羅馬字作為語言學習的重要工具之一,展現了其深遠的影響力[4],埔里也因此成為基督教在中部的傳教基地。[5] 除李庥外,甘為霖、巴克禮等人皆曾擔任該教堂的施洗牧師。[6]:106
任期 | 姓名 | 任派 |
---|---|---|
第一任 | 曾持衡 | 聘任 |
第二任 | 吳天賜 | 派任 |
第三任 | 施 坦 | 派任 |
第四任 | 羅文福 | 派任 |
第五任 | 簡皆得 | 派任 |
第六任 | 周燕全 | 派任 |
第七任 | 趙信恩 | 派任 |
第八任 | 謝多果 | 派任 |
第九任 | 潘聰傑 | 派任 |
第十任 | 盧文獻 | 派任 |
第十一任 | 潘聰傑 | 派任 |
第十二任 | 陳哲男 | 派任 |
第十三任 | 羅仁貴 | 派任 |
第十四任 | 陳清恩 | 派任 |
參考文獻
[编辑]- ^ 愛蘭教會. 教會機構查詢.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2024-01.
- ^ 愛蘭教會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www.pct.org.tw. [2025-01-01].
- ^ 李靖堂,《埔里愛蘭長老教會的設立與發展》,(台灣:國立中興大學,2011),頁132。
- ^ 水沙連雜誌社. 1871~2021愛蘭教會建堂150週年. www.sualianmag.tw. [2025-01-01] (中文(臺灣)).
-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愛蘭教會.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2024-11-21] (中文(臺灣)).
- ^ 6.0 6.1 李靖唐. 埔里愛蘭長老教會的設立與發展 (碩士论文). 國立中興大學. 2011-12-30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