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
生产力(英语:productivity或productive forces,德語:Produktivkraft)是人对自然的关系,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并形成交往形式以及再影响个人的力量,其表现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以及所形成的所有制形式和主体能动的力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
概述
[编辑]通常认为,生产力有三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力,或劳动能力,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是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劳动对象即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包括自然物和加工过的原材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同时生产力要素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现为三种内涵:工具与技术意义的能力内涵、生产力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内涵和生产力的自主活动的内涵。
工具与技术意义的生产力是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出发,人为了生存开采自然,自然则限制人类一定的发展,其表现为一定的环境影响力。在这种斗争的过程中,人们逐渐熟悉工具带来的生产能力,从而在技术上有着发展。这一点与人与自然的联系是不可分的,同样不可分的还有因为生产的发展,人的智力体力也不可获缺,并呈现以辩证的形式:体力不及是人们使用工具,智力则改进工具。而其中延伸的是不同的分工促成的所有制以及人作为主体活动的能力。前者表现为共同活动的方式,即不同分工发展所带来的不同生产力的实现,分工同时也是创造生产力的根源之一,并且也与该生产力的生产和目前的技术水平联系。
最后也最为人忽略的是人的自主活动表现的生产力。人是本身就是促进生产力的主要要素,人的活动本身获取和占有自然使其成为所有才能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正因人是这种生产力发展的来源,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人的生产力与其对立起来,他所表现的是现有的分工,而人正是因为他的能动性才与这种所有制形式产生矛盾,其表现为阶级的个人与国家虚幻的共同体斗争。[1]
论争
[编辑]孙冶方1980年发表的《什么是生产力以及关于生产力定义问题的几个争论》认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十五年,对生产力问题有三次争论:
- 生产力三要素论和二要素论之争。二要素论认为,生产力由人和生产工具构成。三要素论在文革时期被批判为修正主义。文革结束后三要素论为大多数学者认可。
- 是否要研究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争论。
- 生产力有没有内部矛盾,有没有“两重性”的争论,由李平心提出。
至今,“三要素论”已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问题尚无主流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