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定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皮克定律(英語:Peek's law[1]為一種物理現象。

概述[编辑]

当一个导体具有和周围气体的电位差达到一定数值时,在其附近的气体就会产生电晕,放电。皮克于1929年实验观察,总结出二种导体在其周围气体产生电晕,放电所需的电位差,称为皮克定律:

同轴几何形状导体开始形成电晕,放所需的电位差为

此处,为导体的半径,单位为厘米;为开始出现电晕的电场(电位差)单位为;此时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由此可以看出,导体使周围气体产生电晕(或放电)不仅要求电位差,而且和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密切的关系。

要触发二根导线间出现电晕,放电所需的电位差

这里;是“电晕起始电压”;是导线的不规则因子;是导线的半径,厘米为单位;是二导线间的距离;是"可视临界"电场[2]

参考文献[编辑]

  1. ^ E.Kuffel and W.S.Zeengl.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New York: Pergamon. 1984. 
  2. ^ Hong,Alice. Electric Field to Produce Spark in Air (Dielectric Breakdown) The Physics fact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