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隋朝侯爵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隋朝前期的爵制基本沿襲北周,分王、郡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縣侯、開國縣伯、開國縣子、開國縣男九等。開國縣侯為正二品,開國置國官,所置國官及其數量因所加散實官不同而不同[1]

  • 加上柱國或柱國者,置令、大農、尉(2人)、典衛(4人)、常侍(2人)、侍郎(2人)、廟長、學官長、食官長、食官丞(2人)、廄牧長、廄牧丞(2人)、典府長、典府丞、舍人(4人)等國官。
  • 加上大將軍或大將軍者,置令、大農、尉、典衛(2人)、常侍、侍郎、廟長、學官長、食官長、食官丞(2人)、廄牧長、廄牧丞、典府長、典府丞、舍人(3人)等國官。
  • 加上開府儀同三司或開府儀同三司者,置大農、尉、侍郎、廟長、學官長、食官長、廄牧長、典府長、典府丞、舍人(2人)等國官。
  • 加上儀同三司或儀同三司者,置大農、廟長、食官長、廄牧長、典府長、典府丞、舍人(2人)等國官。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推行《大業令》,舊有五等封爵全部削除,改行王、公、侯三等爵,不再開國,除國令改為家令外,其餘國官均被廢除[1]。隋末恢復舊制九等爵。

下表列出隋朝可考的侯爵。

開國縣侯

[编辑]

北朝舊爵

[编辑]

隆城國/儀隴國

[编辑]
隆城國(559年—564年)/儀隴國(564年—607年)[2]
食邑一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隆城縣開國侯→儀隴縣開國侯 元壽 559年—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

虞城國

[编辑]
虞城國[3]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虞城縣開國侯 薛琰 北周時
2 虞城縣開國侯 薛濬 薛琰子

东燕國

[编辑]
东燕國(577年—583年)[4]
以從周武帝平齊之功封,食邑八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东燕縣開國侯 杨矩 577年—583年
進封晋熙縣開國公

高都國

[编辑]
高都國[5]
由昌樂縣開國子進爵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高都縣開國侯 楊异

富陽國

[编辑]
富陽國(?—589年)[6]
食邑五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富陽縣開國侯 樊子蓋 ?—589年
改封上蔡縣開國伯

義安國

[编辑]
義安國(578年—?)[7]
以楊素從王軌破陳將吳明徹於呂梁之功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義安縣開國侯 楊慎 578年—? 楊素弟

清水國

[编辑]
清水國(?—583年)[8]
食邑八百户→一千三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清水縣開國侯 楊叉
2 清水縣開國侯 楊钦 ?—583年 楊叉子
進爵為公

靈壽國

[编辑]
靈壽國[9]
由靈壽縣開國伯進爵,食邑一千五百戶→二千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靈壽縣開國侯 尒朱敞
進爵為公

文帝始封

[编辑]

井陘國

[编辑]
井陘國(581年—607年)[10]
食邑五百戶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井陘縣開國侯 韋師 581年—?
2 井陘縣開國侯 韋德政 ?—607年 韋師子
《大業令》行,國除

北平國

[编辑]
北平國(581年—?)[11]
由北平縣開國伯進爵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北平縣開國侯 張煚 581年—?
襲爵虞鄉縣公

安固國/義豐國

[编辑]
安固國(581年—?)/義豐國[12]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安固縣開國侯→義豐縣開國侯 韋沖 581年—605年

容城國

[编辑]
容城國(581年—?)[13]
由容城縣開國伯進爵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容城縣開國侯 盧愷 581年—?
2 容城縣開國侯 盧義恭 盧愷子

歷城國

[编辑]
歷城國(581年—?)[14]
由歷城縣開國伯進爵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歷城縣開國侯 明克讓 581年—594年

易陽國/邯鄲國

[编辑]
易陽國(581年—?)/邯鄲國(?—607年)[15]
由易陽縣開國子進爵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易陽縣開國侯→邯鄲縣開國侯 梁毗 581年—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

岢岚國

[编辑]
岢岚國(582年—603年)[16]
食邑五百户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岢岚縣開國侯 姬威 582年—603年
進封汾源县开国公

萬安國

[编辑]
萬安國(589年—600年代)[17]
以伐陳之功,由新安縣開國伯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萬安縣開國侯 李圓通 589年—600年代
進爵郡公

武安國

[编辑]
武安國(601年—607年)[18]
以破突厥之功,由新安縣開國伯進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安縣開國侯 張定和 601年—607年
《大業令》行,國除

陽曲國

[编辑]
陽曲國[19]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陽曲縣開國侯 李恒

歸政國

[编辑]
歸政國[19]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歸政縣開國侯 李直

臨澤國

[编辑]
臨澤國[20]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臨澤縣開國侯 田鸞
伏誅,國除

[编辑]

煬帝始封

[编辑]

雍丘侯

[编辑]
雍丘侯(607年—?)[21]
以《大業令》行,由正義縣開國公改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雍丘侯 豆盧毓 607年追封
2 雍丘侯 豆盧願師 607年—? 豆盧毓子

濟北侯

[编辑]
濟北侯(?—613年)[22]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濟北侯 楊湛 ?—613年
坐楊浩免

紹聖侯

[编辑]
紹聖侯(608年—?)[23]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紹聖侯 孔嗣哲 608年—? 孔子後

武安侯

[编辑]
武安侯(609年—?)[18]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安侯 壯武 張定和 609年追封
2 武安侯 張世立 張定和子

真定侯

[编辑]
真定侯(610年—?)[24]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真定侯 郭衍 610年—611年

平輿侯

[编辑]
平輿侯(610年—618年)[25]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平輿侯 皇甫無逸 610年—618年
改封滑國公

陶丘侯

[编辑]
陶丘侯(610年—?)[26]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陶丘侯 蕭瑒 610年—611年

文安侯

[编辑]
文安侯(610年—?)[27]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文安侯 牛弘 610年追封

蒲城侯

[编辑]
蒲城侯[28]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蒲城侯 恭公 郭榮 ?—614年

苑丘侯

[编辑]
苑丘侯(611年—613年)[29]
以破高麗武厲城之功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苑丘侯 李景 611年—613年
進封滑公

寧陵侯

[编辑]
寧陵侯(612年)[30]
以從征遼東之功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寧陵侯 蘇威 612年
進封房公

始安侯

[编辑]
始安侯(612年—?)[31]
以從征遼東之功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始安侯 楊達 612年追封

武強侯

[编辑]
武強侯(612年—?)[32]
以從征遼東之功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武強侯 錢士雄 612年追封
2 武強侯 錢傑 錢士雄子

北平侯

[编辑]
北平侯(612年—?)[33]
以從征遼東之功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北平侯 段文振 612年追封

建安侯

[编辑]
建安侯(613年—614年)[34]
以討楊玄感之功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建安侯 樊子蓋 613年—614年
進封濟公

信安侯

[编辑]
信安侯(613年—618年)[35]
以討楊玄感之功封
代數 爵位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信安侯 陳稜 613年—618年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隋書 卷二十八 志第二十三》
  2. ^ 《隋書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八》:“周武成初,封隆城縣侯,邑千戶。保定四年,改封儀隴縣侯,授儀同三司。”
  3. ^ 《隋書 卷七十二 列傳第三十七》:“周天和中,襲爵虞城侯,歷納言上士、新豐令。”
  4. ^ 《隋故通议大夫安陆太守杨府君墓志》:“平齐之赏,进授仪同三司,封东燕县侯,食邑八百户。”
  5. ^ 《隋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十一》:“後數以軍功,進為侯。”
  6. ^ 《隋書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八》:“子蓋解褐武興王行參軍,出為慎縣令,東汝、北陳二郡太守,員外散騎常侍,封富陽縣侯,邑五百戶。”
  7. ^ 《隋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十三》:“封弟慎為義安侯。”
  8. ^ 《大隋使持节大将军清水敬公杨君墓志》:“父叉,大都督、金城魏兴二郡太守,清水县开国侯,食邑八百户……袭父爵清水县侯,邑八百户。”
  9. ^ 《隋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二十》:“遷通直散騎常侍,轉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進爵為侯。”
  10. ^ 《隋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十一》:“高祖受禪,拜吏部侍郎,賜爵井陘侯,邑五百戶。”
  11. ^ 《隋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十一》:“及受禪,拜尚書右丞,進爵為侯。”
  12. ^ 《隋書 卷四十七 列傳第十二》:“高祖踐阼,徵為兼散騎常侍,進位開府,賜爵安固縣侯……改封義豐縣侯,檢校泉州事。”
  13. ^ 《隋書 卷五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開皇初,加上儀同三司,除尚書吏部侍郎,進爵為侯,仍攝尚書左丞。”
  14. ^ 《隋書 卷五十八 列傳第二十三》:“高祖受禪,拜太子內舍人,轉率更令,進爵為侯。”
  15. ^ 《隋書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二十七》:“高祖受禪,進爵為侯……改封邯鄲縣侯。”
  16. ^ 《隋金紫光禄大夫备身将军司农卿燉煌太守汾源良公姬君铭》:“二年八月,封岢岚县开国侯,食邑五百户。”
  17. ^ 《隋書 卷六十四 列傳第二十九》:“以功進位大將軍,進封萬安縣侯,拜揚州總管長史。”
  18. ^ 18.0 18.1 《隋書 卷六十四 列傳第二十九》:“進位柱國,封武安縣侯……時舊爵例除,於是復封武安侯,謚曰壯武。”
  19. ^ 19.0 19.1 《隋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雅弟恒,官至鹽州刺史,封陽曲侯。恒弟榮,官至合州刺史、長城縣公。榮弟直,官至車騎將軍、歸政縣侯。”
  20. ^ 《隋書 卷四十 列傳第五》:“後數歲,有人告諧與從父弟上開府滂、臨澤侯田鸞、上儀同祁緒等謀反。”
  21. ^ 《隋書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故大將軍、正義愍公毓,臨節能固,捐生殉國,成為令典,沒世不忘。象賢無墜,德隆必祀,改封雍丘愍侯。”
  22. ^ 《隋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十》:“封湛為濟北侯。”
  23. ^ 《隋書 卷三 帝紀第三》:“可立孔子後為紹聖侯。”
  24. ^ 《隋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六》:“六年,以恩倖封真定侯。”
  25. ^ 《隋書 卷七十一 列傳第三十六》:“大業令行,舊爵例除,以無逸誠義之後,賜爵平輿侯。”
  26. ^ 《隋故秘书监左光禄大夫陶丘简侯之铭》:“六年封陶丘侯。”
  27. ^ 《隋書 卷四十九 列傳第十四》:“歸葬安定,贈開府儀同三司、光祿大夫、文安侯,謚曰憲。”
  28. ^ 《隋故右候卫大将军蒲城侯郭恭公之碑》:“贈兵部尚書,谥曰恭公。”
  29. ^ 《隋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明年,攻高麗武厲城,破之,賜爵苑丘侯,物一千段。”
  30. ^ 《隋書 卷四十一 列傳第六》:“及遼東之役,以本官領左武衛大將軍,進位光祿大夫,賜爵寧陵侯。其年,進封房公。”
  31. ^ 《隋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八》:“帝歎惜者久之,贈吏部尚書、始安侯。”
  32. ^ 《隋書 卷六十四 列傳第二十九》:“士雄贈左光祿大夫、右屯衛將軍、武強侯,謚曰剛。”
  33. ^ 《隋書 卷六十 列傳第二十五》:“帝省表,悲歎久之,贈光祿大夫、尚書右僕射、北平侯,謚曰襄。”
  34. ^ 《隋書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八》:“進位光祿大夫,封建安侯,尚書如故。”
  35. ^ 《隋書 卷六十四 列傳第二十九》:“以功進位光祿大夫,賜爵信安侯。”

參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