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馬克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馬克 | |
---|---|
Mark (德語) | |
![]() 1914年的德國紙馬克 | |
使用地区 | |
使用地 | ![]() |
货币单位 | |
1 | 馬克 |
1/100 | 芬尼 |
货币符号 | ℳ |
芬尼 | ₰ |
发行面额 | |
硬币 | 1, 2, 5, 10, 20, 25, 50 芬尼 1, 2, 3, 5, 10, 20 馬克 |
纸币 | 5, 10, 20, 50, 100, 1000 馬克 |
发行制造 | |
中央银行 | 德意志帝國銀行 |
此信息框显示的是该货币被废止前的最后状态。 |
黃金馬克是德意志帝國在1873年到1914年期間發行流通的貨幣。以取代德意志帝國統一前,各邦國自己發行的貨幣。
正式名稱為馬克,而為了區別因此有了黃金馬克的稱呼。
自1876年1月1日起,金馬克成為德意志帝國內唯一的合法貨幣。德意志帝國發行金馬克作為流通中的本位貨幣,加速了國際金本位制的形成。 到了1914年,帝國的金馬克發行的區域相當之廣,最遠涉及的是德屬東非(德語:Deutsch-Ostafrika),在那裡發行了面值是15盧比的金幣,不過鑄造相當簡陋。 1915年,最後的金馬克金幣-威廉二世身穿戎裝的20馬克金幣在普魯士發行,隨著大戰爆發,德意志帝國就沒有發行金幣,直到1919年第二帝國滅亡。
標戳記號[编辑]
硬幣製造廠會在每枚硬幣上打上大寫字母作為標戳,以下為各字母所代表之製造廠。
標誌 | 時間 | 鑄幣廠 | |
---|---|---|---|
開始 | 結束 | ||
A | 1871 | 至今 | 柏林鑄幣廠 |
B | 1872 | 1878 | 漢諾威鑄幣廠 1878年解散 |
C | 1872 | 1879 | 美因河畔法蘭克福鑄幣廠 1880年解散 |
D | 1872 | 至今 | 巴伐利亞鑄幣廠 |
E | 1872 | 1887 | 德累斯頓鑄幣廠 1887年遷到弗賴貝格成立Muldenhütten鑄幣廠 |
1887 | 1953 | Muldenhütten鑄幣廠1953年解散 | |
F | 1872 | 至今 | 司徒加特鑄幣廠 |
G | 1872 | 至今 | 卡爾斯魯厄鑄幣廠 |
H | 1872 | 1882 | 達姆施塔特鑄幣廠 自1883年起關閉 |
J | 1875 | 至今 | 漢堡鑄幣廠 |
T | 1916 | 1917 | 德屬東非 塔波拉 為應付一戰期間所建立的鑄幣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