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卧佛院摩崖造像

坐标30°18′13″N 105°18′57″E / 30.30361°N 105.31583°E / 30.30361; 105.3158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Urga留言 | 贡献2015年9月14日 (一) 04:12 (使用HotCat已移除Category:中国石窟寺; 已添加Category:安岳石刻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臥佛院摩崖造像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点四川省安岳縣
坐標
時代
編號50
登錄1988年1月13日
臥佛院摩崖造像及石刻經
四川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点四川省安岳縣八廟鄉
時代唐代
編號20
登錄1991年4月16日

卧佛院摩崖造像位于中国四川省安岳县八庙乡卧佛村,跑马滩水库旁,毗邻遂宁市安居区东禅镇,1988年1月13日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991年4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2006年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安岳县其它重要的摩崖造像与其合并,名称定为安岳石窟

卧佛院摩崖造像分布于“几”字形山沟中的南北两崖壁,在总长约500米的崖壁上凿有139个石窟,共有造像1600尊,佛经约26万字。其开凿年代始于唐代北宋后衰落。最著名的造像是北岩4号窟“释迦摩尼涅磐图”,即俗称的“卧佛”,全长23米,头长3米,肩宽3.1米。南岩以石刻佛经为主,共15窟。[3]

参考文献

  1. ^ 『國務院關於公布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國發〔1988〕5號,1988年1月13日
  2. ^ 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發(1991)50號文件《關於公布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3.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至第五批·第Ⅲ卷. 文物出版社. 2004: 132. ISBN 7-5010-1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