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制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Hierro留言 | 贡献2016年3月9日 (三) 09:36 建立内容为“'''本末制度'''(ほんまつせいど)是江戶時代江戶幕府為統制佛教教團而設置的制度。 ==概要== 1601年...”的新页面)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本末制度(ほんまつせいど)是江戶時代江戶幕府為統制佛教教團而設置的制度。

概要

1601年(慶長6年)以降,透過寺院諸法度,制定各宗派寺院的本山末寺關係,統制各宗派。將無本寺的寺院置於特定的宗派之下,固定化寺院相互的本末關係。原則上是一宗派一本山,在大本山、中本山、小本寺或上寺等管理寺院之下,管理直末寺、孫末寺、曾孫末寺等寺院,編成金字塔形的制度。[1]

1631年(寛永8年),禁止新寺的創建,翌年以降,各本山有提出「末寺帳」的義務。因此,各地方的古刹因幕府之命,在形式上編入特定的宗派。幕府透過各宗派設置在江戶的「觸頭」,向宗派的末寺傳達自身的意向。

脚注

關連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