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特质理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20.142.167.251留言2016年3月27日 (日) 07:06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心理学中,特质理论是研究人类人格一个主要的方法。特质理论家主要的兴趣在于测量“特质”,这可定义为行为、思想和情绪的习惯性模式[1]。特质从时间的角度而言相对稳定,个体之间是不同的(如有些人是外向,而另一些是內向的),并会影响行为。

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是一位特质研究的早期先驱。在他的理论中,“核心特质”对于一个人的人格是基本的,而“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s)是较为外围的。“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是那些在一种文化内部和各种文化之间公认的特质。“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s)是其中那些使个体能被强烈辨识出来的特质。由于在奥尔波特的时代,特质理论家都更侧重于群体统计而不是单个的个人。奥尔波特将这两种分别称为“常规的”(nomothetic)和“独特的”(idiographic)。

几乎有无限数量的潜在的特质可以用来描述人格。但是,因素分析的统计技术已经证明,特质的特定集群可靠地关联在一起。汉斯·艾森克建议,人格可以归结为三个主要特质。[2][3] 其他研究人员认为,需要更多的因素,以充分描述人的人格。[4] 目前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五个因素就足够了。[5][6]

在几乎所有的特质模型,甚至古希腊哲学中,都将外向性与内向性作为人格的一个核心特质。在几乎所有的模型里都能发现的另一个突出的特质是神经质(Neuroticism),或情绪不稳定性

参见

参考文献

  1. ^ Saul Kassin, (2003). Psychology. USA: Prentice-Hall, Inc.
  2. ^ Hans Eysenck, (1967).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personality. Springfield, IL: Thomas.
  3. ^ Hans Eysenck, (1991).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16: 5 or 3? Criteria for a taxonomic paradig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2, 773–790.
  4. ^ Saucier, G., & Goldberg, L. R. (1998). What is beyond the Big F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6, 495–524.
  5. ^ McCrae, R. R., & Costa, P. C., Jr. (1987). Validation of the five-factor model across instruments and observ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81–90.
  6. ^ Costa, P. T., & McCrae, R. R. (1992). Four ways five factors are basic.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3, 65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