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于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Dirrival留言 | 贡献2016年11月5日 (六) 23:54 →‎top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于振鹤泉秋田,一號連漪江南金壇(今江蘇)人。[1]清朝政治人物、狀元

出身書香門第,其父于天騏能詩文。于振於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中举人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登极大典特设恩科,由吏部尚书朱轼礼部尚书张廷玉任主考官,中会试榜,十月殿试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雍正三年(1725年)赐居澄怀园雍正五年(1727年)出任湖广学政。因擅自增添学额两名,被贬为行人副司。

乾隆元年(1736年)特开博学鸿词科,于振考中一等第四名,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三年(1738年)出任江西主考官。乾隆五年(1740年)转福建学政。于振與堂弟于敏中皆為狀元,又工書法包世臣在《艺舟双楫》列為上品。著有《清涟文钞》12卷,《南楼诗草》28卷。

次子于雯峻次公小涪,官至雲南學政

參考資料

  1. ^ 朱汝珍《詞林輯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