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庫柏對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FireFeather留言 | 贡献2017年10月28日 (六) 16:31 (國教院查詢,台灣「庫柏」、「古柏」皆可,然G搜「庫柏」較多。國教院網站也表示,大陸為「库珀对」;+來源(未涵蓋全文))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庫柏對(英語:Cooper pair)是指電子結合在一起的狀態。一般來說,電子之間都有微小的引力,由此使得電子的能量低於費米能時,電子就會結合在一起,这一能量降低大约是1meV的量级,一般的溫度对应热运动能量相对很大,因此庫柏對的現象通常要在低温下超導狀態才會出現。庫柏對這個概念是的基礎是由BCS理論建立,而這個理論是約翰·巴丁利昂·庫珀約翰·施里弗這三人提出的,這也讓他們三個人得到諾貝爾獎[1]

參見

資料來源

  1. ^ 宋宜真. 2003年諾貝爾物理獎:「超」人獲獎. 科學人雜誌.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3-10-09 [201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