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岩石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罗田岩石刻当前版本,由Zhangzhugang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17年11月16日 (四) 14:21 建立内容为“{{文物保护单位 | 级别 = 全国 | 图片 = | 名称 = 罗田岩石刻 | 编号 = 7-1538-4-041 | 分类 = 石窟寺及石刻 | 时代 = 北…”的新页面)。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罗田岩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
分类石窟寺及石刻
时代北宋至民国
编号7-1538-4-041
认定时间2013年3月

罗田岩石刻位于中国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贡江镇南郊的植林村,1987年被列为第三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田岩,又名善山,位于贡水南岸,距县城约2.5公里,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罗田岩开发于南北朝时期,至宋时创“华岩禅院”。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虔州通判周敦颐游罗田岩,赋《游罗田岩》诗并刻石。此后历代题刻不绝。现存题刻70品,保护较完好的有57品,其中古罗岩寺东悬崖上15品,观善岩28品,寺内12品,寺西1品,山北1品,共300余平方米。石刻的年代,北宋2品、南宋2品、元代1品、明代15品、淸代3品,年代不详者29品,年代最早的位于寺东侧崖壁上,时间为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著名的题刻者有周敦颐、岳飞文天祥王阳明等。字体有楷、行、草、隶、篆等,其中以楷行为主。[1]

参考文献[编辑]

  1. ^ 江西省赣州市博物馆, 江西省于都县博物馆. 江西于都罗田岩石刻的防风化加固保护[J]. 南方文物, 2002(3):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