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翼尖渦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Jimmy-bot留言 | 贡献2018年1月19日 (五) 04:43 (机器人: 尚未清空的已重定向分类(CAT:航空事故起因CAT:各类航空事故))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翼尖渦流示意圖。
飛機飛過產生的翼尖渦流,由煙霧中顯示。影片後段是左邊的翼尖渦流,為順時鐘旋轉。

翼尖涡流又称为翼尖涡,当机翼产生正升力时,下翼面的压强比上翼面高,在上、下翼面压强差的作用下,下翼面的气流就绕过翼尖流向上翼面,这样就使下翼面的流线由机翼的翼根向翼尖倾斜,而上翼面的流线则由翼尖偏向翼根。

由于上、下翼面气流在后缘处具有不同的流向,于是就形成漩涡,并在翼尖卷成翼尖涡,翼尖涡向后流即形成翼尖涡流。机翼上产生的升力越多,翼尖涡也就越强。

从飞机的后部向前看,右翼尖涡是逆时针旋转,左机翼的翼尖涡是顺时针旋转。

飞行中,因翼尖涡内的空气压强低,如果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蒸气,就会因膨胀冷却而结成水珠,形成由翼尖向后的两道白雾状的涡流索,即俗话说的“飞机拉线”。

此種渦流會造成航空器的不穩定及削弱翼面的升力,所以在許多飛機上都再翼尖裝有翼尖小翼,藉以阻擋或減弱渦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