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汤漪当前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18年3月19日 (一) 22:20 (补救0个来源,并将1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1.6.5))。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汤漪(1881年—1942年4月15日),男,原名文漪,字斐予,江西泰和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汤漪是清朝举人,留学日本后,毕业于庆应大学,后又赴美国留学。1911年回中国,任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代表、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后汤漪担任袁世凯总统府谘议。他是政学会的领导人之一。1920年,汤漪任广东政务会议参议。1923年,汤漪和李根源等策划拥立黎元洪天津组织政府,后此事未成功。1925年,汤漪任段祺瑞组织的善后会议副议长,后又任临时参政院参政会副议长。抗日战争期间,汤漪于1938年起任行政院赈济委员会委员。1942年4月15日,汤漪在重庆去世。[1][2]

参考文献[编辑]

  1. ^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四),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4页
  2. ^ 汤漪,华夏人物库,于2011-10-19查阅[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