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18年6月2日 (六) 22:40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beta))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批准為一國表示其同意接受條約拘束之方式之一。按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14條規定:「遇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國承受條約拘束之同意,以批准表示之: (甲)條約規定以批准方式表示同意;(乙)另經確定談判國協議需要批准;(丙)該國代表已對條約作須經批准之簽署;或 (丁)該國對條約作須經批准之簽署之意思可見諸其代表所奉之全權證書,或已於談判時有此表示。」[1]至於各國如何踐行批准程序,則依照各國有關規定。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台灣)的批准程序為立法院審議,審議完成後由總統批准,方完成批准程序。根據中華民國條約及協定處理準則第11條規定,「定有批准條款之條約案,經立法院審議通過,咨請總統批准時,主辦機關應即送外交部報請行政院轉呈總統頒發批准書,完成批准手續。」[2]

 中华人民共和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