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泰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18年6月8日 (五) 11:23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beta))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古清泰门石碑,位于今清泰街与环城东路交叉口处,清泰立交桥下。

清泰门杭州古城的东门。

历史

始建于南宋初,因门近荐桥叫荐桥门。南宋末元初时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攻占杭城,城门被毁。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城垣,往东拓展三里筑门,取名清泰门,清平、安泰之意。[1]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沪杭铁路于清泰门内设车站铁路自城外而入,于是拆城门及城墙数十丈,这成为杭城最早拆除的城门。[1]

因清泰门外水网交错,河中多产螺蛳,故有螺蛳门之称。清泰门外沿江一带直至江水入海处,是古代煮海盐之处,沿江多,因而有“螺蛳门外盐担儿”之民谣。[1]

参见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杭州十大古城门. 5ilog.com. 2001-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5日). 

外部链接

杭州城门
北关坝子正阳门
螺蛳延过草桥门
候潮听得清波响,
涌金钱塘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