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劉瑜 (東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立足东方留言 | 贡献2018年6月29日 (五) 10:03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刘瑜(?—168年),字季节广陵郡(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汉武帝刘彻的后裔,广陵厉王刘胥的七世孙,广陵孝王刘霸六世孙,广陵靖王刘守玄孙。东汉宗室、官员。

生平

父亲刘辩,清河郡太守。刘瑜年轻时好经学,最精通图谶、天文、历算之术。礼请都不就任。延熹八年(165年),太尉杨秉推举他为贤良方正,等到了京师,上书陈事。

汉桓帝特诏召刘瑜问灾咎之征,指事案经谶回答。执政官员想要刘瑜闪烁其辞,改谈其它事情。刘瑜结果全心回答,一共八千余言,贴切当时的情况,汉桓帝最终没有采纳。后拜为议郎。

汉桓帝崩,大将军窦武想要诛杀宦官,于是引用刘瑜侍中,又以侍中尹勋尚书令,共同谋划。窦武失败,刘瑜、尹勋一同被害。刘瑜被杀后,宦官把他的上书全部焚烧,说是讹言。刘瑜子刘琬,传刘瑜之学,明占候,能著灾异。举方正,没有接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