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枯木龍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淺藍雪留言 | 贡献2019年6月6日 (四) 02:35 (使用HotCat已添加Category:唐朝樂器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枯木龍吟是一张唐代古琴,現藏於中國藝術研究院。此琴屬连珠式,长122.6厘米(48.3英寸)、額寬19.2厘米(7.6英寸)、肩寬19厘米(7.5英寸)、尾寬13.5厘米(5.3英寸)。本來髹黑漆、但後世修補過程中反復加以朱漆,使得其呈現朱紅色。其斷紋為蛇腹断。一部分是牛毛断和龟背断。其琴徽用蚌殼製成,琴轸与雁足為玉质。其龍池和鳳沼都是圓形的,龙池上方刻有行书書就的琴名“枯木龙吟”四字,下方有篆印“玉振”一方。[1]

到了近代,此琴本來是由北京琴家汪孟舒收藏。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因為汪孟舒的另一床唐琴春雷及其他一些琴書被其子所處的機關搜走。因為擔心枯木龍吟也遭此下場,便將其寄於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鄭珉中認為此琴與“独幽”、“飞泉”二 琴相似,因此是由當時晚唐時四川雷氏所斫。[2]

参考文献

  1. ^ 唐代名琴“枯木龙吟”. 藝術家世界網. 2013-09-28 [2015-01-19]. 
  2. ^ 观琴至美——传世名琴鉴赏. 喬珊古琴. 2012 [2015-01-1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