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伍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Lesson1留言 | 贡献2019年8月3日 (六) 09:27 →‎top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伍举(?—?),一作椒举(因封椒地而得名,椒即今安徽阜南县焦陂镇)。春秋时楚国大夫,據說出自公族羋姓。以敢于直谏而著称,一鸣惊人的典故出自于他直谏楚庄王

生平

伍参之子。伍奢之父。伍员(即伍子胥)祖父。

前547年,因避祸奔郑、晋,与蔡國大夫公孫歸生公孫聲子)友善,歸生于令尹子木处荐贤,始得返楚复仕。典故“椒举班荆”,即相傳伍舉和歸生在鄭國的郊外相遇,把荊條鋪在地上,一起坐下吃東西,並商議回荆(楚國)的事。[1]

楚灵王三年(前538),出使晋,请诸侯与楚会盟。盟已,诫灵王慎终勿骄,他亦因功著称于楚。

参考资料

  1. ^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初,楚伍參與蔡太師子朝友,其子伍舉與聲子相善也。伍舉娶於王子牟,王子牟為申公而亡,楚人曰「伍舉實送之」。伍舉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聲子曰:「子行也!吾必復子。」及宋向戌將平晉、楚,聲子通使於晉。還,如楚。

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