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紀辨方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19年12月26日 (四) 05:22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協紀辨方書》又名《欽定協紀辨方書》,共三十六卷,為中國古代典籍中集大成之作,主要內容為擇吉、選擇用事之用。於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由允祿梅玨成何國宗等三、四十人奉敕編撰,乾隆親制序文,收於《四庫全書》第811冊(子部)[1]

內容

其主要內容是破除術數家繁碎拘泥,附會假借之說,刪除了神煞、俗論及多相矛盾之處,而以五行生剋衰旺之理來談趨吉避凶之道。 序文中說:“夫協紀辨方者、敬天之紀、敬地之方也。”又稱:“舉大事、動大眾,協乎五紀,辨乎五方、以順天地之性”等等。

参考文献

  1. ^ 黄历定吉凶 中国古人的自然观. [2010-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