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屿发展中国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月29日 (三) 06:26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小岛屿发展中国家

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英語: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簡稱:SIDS)是指一些小型低海岸的国家。这些国家普遍遇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戰,包括领土面积较小、日益增长的人口、有限的资金、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较弱和过分依赖国际贸易。它们的经济发展因为高额的通讯能源运输费用,过小的领土面积导致的昂贵的公共事务管理和基础设施数量少而被限制。

「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在1992年6月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被定义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集团。1994年制定的巴巴多斯行动纲领旨在帮助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裡只有新加坡被視為發達國家。其他國家都被視為发展中国家最不發達国家

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列表

目前,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列出的52个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分属于三个地区:加勒比海太平洋、AIMS(即非洲地中海印度洋南中国海)。上述每个地区皆有一个地区性合作体,分別是加勒比共同体Caribbean Community),太平洋岛国论坛Pacific Islands Forum)以及印度洋委员会Indian Ocean Commission),许多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是这些合作体的成员。此外,大多数(但非全部)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是小岛屿国家联盟的成员,该联盟在联合国系统内发挥着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游说和谈判的功能。

加勒比海 太平洋 印度洋
 安圭拉[a][b][c]  美属萨摩亚[d][e][c]  巴林[a][e]
 安地卡及巴布達  庫克群島[c]  佛得角[e]
 阿鲁巴[a][f][c]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科摩罗[g]
 巴哈马  斐济  几内亚比绍[g][e]
 巴巴多斯  法屬玻里尼西亞[a][b][c]  馬爾地夫[f]
 伯利兹  關島[d][e][c]  模里西斯
 英屬維爾京群島[a][b][c]  基里巴斯[g]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g][e]
 古巴[e]  马绍尔群岛  塞舌尔
 多米尼克  瑙鲁
 多米尼加[f]  新喀里多尼亞[a][b][c]
 格瑞那達  纽埃[c]
 圭亚那  北马里亚纳群岛[a][e][c]
 海地[g]  帛琉
 牙买加  巴布亚新几内亚
 蒙特塞拉特[a][c]  萨摩亚
 荷属安的列斯[d][f][c]  所罗门群岛[g]
 波多黎各[a][f][c]  东帝汶[g][a][f]
 圣基茨和尼维斯  汤加
 圣卢西亚  图瓦卢[g]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瓦努阿圖[g]
 苏里南  新加坡[e][h]
 千里達及托巴哥
 美屬維爾京群島[d][e][c]

注释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不是小岛屿国家联盟成员或观察员
  2. ^ 2.0 2.1 2.2 2.3 区域合作体的准成员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不是联合国会员
  4. ^ 4.0 4.1 4.2 4.3 小岛屿国家联盟观察员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不是区域合作体的成员或观察员
  6. ^ 6.0 6.1 6.2 6.3 6.4 6.5 区域合作体的观察员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也是最不发达国家
  8. ^ 被视为发达国家

参考文献

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