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格博格·巴赫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ronlee90留言 | 贡献2020年3月27日 (五) 08:06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英格博格·巴赫曼
出生(1926-06-25)1926年6月25日
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克拉根福
逝世1973年10月17日(1973歲—10—17)(47歲)
意大利罗马
國籍奥地利人
獎項四七社奖
1953

格奥尔格·毕希纳奖
1964

安东-维尔德甘斯奖
1971

英格博格·巴赫曼 (德語:Ingeborg Bachmann 1926年6月25日—1973年10月17日) 是奥地利女诗人和作家。

生平

巴赫曼出生于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克拉根福,是一个校长的女儿。她在因斯布鲁克大学卡尔·弗朗岑斯大学以及维也纳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德国哲学和法律。于1949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在同盟国军事占领奥地利的广播站“红-白-红”任脚本作家和编辑。1953年移居意大利罗马。1958年结识了瑞士作家马克斯·弗里施。后者的小说《甘腾拜恩》即是对这段关系的描写。两人并未结婚。 1973年9月25日晚,巴赫曼的卧室失火,她被送往罗马的圣尤金尼奥医院治疗。住院期间她出现了巴比妥类药物的戒断症状,并于10月17日逝世。逝世后葬于安纳比施公墓。[1] 巴赫曼的作品主要主题为个人界限,真理的建立以及语言哲学。

作品

诗集

  • 1953: 《递延期》
  • 1956: 《大熊座的呼唤》
  • 2000:《我不知道更好的世界》(未出版诗集)

广播剧

  • 1952:《梦的商店》
  • 1955: 《蝉》
  • 1959:《曼哈顿的好上帝》

短篇小说集

  • 1961:《第三十年》
  • 1972:《同步/通向湖的三条道路》

小说

  • 1971 《玛丽娜》

参考

  1. ^ Ingeborg Bachmann: Die Grenzgängerin aus Kärnten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