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Rohan Eorl留言 | 贡献2020年4月25日 (六) 02:55 撤销61.60.126.11讨论)的版本5932668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佛日契嵩禪師(1007年—1072年),俗姓李,字仲靈,自號潛子,北宋藤州鐔津(今廣西藤縣)人,著名高僧,雲門宗法嗣。宋仁宗賜號「明教大師」。

生平

契嵩九歲出家,十三歲得到度牒,受戒落髮,十九歲開始四處尋訪明師,得法於洞山曉聰禪師。

當時儒學復興,學者多依韓愈的主張,排斥佛道。契嵩作〈原教篇〉、〈孝論〉等,主張儒佛一貫,以對抗當時理學家排佛的風氣。

皇祐中,著《禪宗定祖圖》、《傳法正宗記》,抱其書游京師,上奏朝廷。宋仁宗對他極為賞識[1],詔付傳法院,收集他的著作,編成《嘉祐集》。

著作

著有《嘉祐集》、《治平集》、《鐔津文集》。

註釋

  1. ^ 《嘉祐集》序:「仁宗皇帝讀其書,至『臣固為道不為名,為法不為身』,歎愛久之,旌以明教大師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