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六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lexwikix留言 | 贡献2020年4月29日 (三) 11:41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斗六廳
とろくちょう
日治臺灣的廳
1901年-1909年

首府斗六
歷史 
• 成立
1901年
• 废除
1909年
行政分區7支廳
斗六廳廳舍

斗六廳とろくちょう Toroku chō)為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之一,設立於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11月至1909年10月間。斗六廳治設於斗六堡斗六街,管轄斗六堡、溪洲堡他里霧堡沙連堡鯉魚頭堡西螺堡打貓東頂堡打貓北堡大槺榔東頂堡尖山堡海豐堡布嶼堡大坵田堡白沙墩堡蔦松堡。斗六廳下轄有林圯埔、崁頭厝、土庫、西螺、北港、下湖口、崙背等七支廳。其範圍包含現今雲林縣全境、南投縣竹山鎮鹿谷鄉

沿革

1901年11月,台灣總督府以辦務署負責地方政務,而縣及廳介於總督府與辦務署之間,造成行政事務上的欠缺靈活 ,而廢止「三縣四廳」,設「二十廳」之行政單位,將原先的台中縣分為苗栗台中彰化南投、斗六等五廳,斗六廳因而設立。斗六廳成立初期,當地治安事件仍頻傳,故有增設警力配置的必要;林圯埔支廳的地勢地勢複雜管理不易,於是於1902年4月在林圯埔支廳勞水坑派出所的位置增設「勞水坑支廳」[1]。1902年11月,原隸屬斗六廳西螺堡的菜公溝庄、水尾庄、新厝庄和牛埔庄等4庄改隸於彰化廳[2]。1905年3月,勞水坑支廳和他里霧支廳廢止,併入林圯埔、崁頭厝和土庫支廳;水井庄由北港支廳改隸屬下口湖支廳;林圯埔支廳高厝林仔頭庄下的刈菜園改隸屬於桶頭庄之下[3]。1906年4月,中崁頭厝區樟湖庄下的十三石種、土地公坑、溪洲仔刪除[4]。而為了強化對蕃地的管理,原由斗六廳所屬的巒大社於1907年改隸屬南投廳[5]

1909年10月,台灣總督府將原有之二十廳合為十二廳,斗六廳廢止,林圯埔支廳(沙連堡、鯉魚頭堡)併入南投廳,其餘併入嘉義廳

斗六廳行政區劃變遷
1897年6月 1901年11月 1909年10月 1920年10月
斗六廳直轄 台中縣 斗六廳 嘉義廳 臺南州斗六郡虎尾郡北港郡
崁頭厝支廳
西螺支廳
北港支廳
土庫支廳
崙背支廳
下湖口支廳
林圯埔支廳 南投廳 臺中州

歷任廳長

行政區劃

斗六廳行政區劃 (1905年)[6]
直轄/支廳 廳舍位置 管轄範圍 (堡里:街庄)
直轄 斗六街
崁頭厝支廳 崁頭厝庄
土庫支廳 土庫庄
西螺支廳 西螺街
崙背支廳 崙背庄
下湖口支廳 新港庄
北港支廳 北港街
林圯埔支廳 林圯埔街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 斗六廳林圮埔支廳ヲ分割シ勞水坑支廳ヲ增設ス. 1902. 
  2. ^ 修正廳位置及管轄區域中斗六廳及彰化廳之管轄區域。. 臺灣總督府報. 1902-11-25. 
  3. ^ 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 斗六廳支廳中廢止幷ニ管轄區域變更. 1905. 
  4. ^ 斗六聽令第十三號 街庄名及管轄區域表中變更. 斗六廳報. 1906-04-28. 
  5. ^ 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 斗六廳管內、巒大社ヲ南投廳ノ管轄ニ移ス. 1907. 
  6. ^ 斗六廳令第四號 他里霧支廳及勞水坑支廳ヲ廢止シ更ニ直轄及各支廳ノ名稱位置管轄區域改正ス. 斗六廳報. 190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