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Keroroyl留言 | 贡献2020年8月14日 (五) 12:44 →‎全能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全能,指具備各方面的優點或才能。《列子.天瑞》:「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唐.李翱〈題峽山寺〉詩:「峽山亦少平地,泉出山無所潭,乃知物之全能難也。」亦指運動員具備多項技能。如:「為了成為全能運動員,他苦練多項田徑運動。」[參 1]

全能概念

基督教神學的觀點

  • 全能者,全能的個體,包括放棄祂的全能權柄,例如創造自由意志,但是自由意志卻不能夠離開全能者的預見,自由意志者因為全能的自由意志而能能選擇忽視全能者的存在,而不知道仍然受到全能者的預見。
  • 全能者放棄祂的全能後仍然能夠收回已放棄的全能,因為沒有另個祂者可以拾起。

創世記》1:3「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1:4「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

  • 全能者能行完全的創造,創造萬物(正面事物,例如:),包含創造的同時即產生暗創造(負面事物,例如:「暗物質」、「原罪」、以自身經驗提出全能反論及詭辯)為被預知的創造整體。這個現象有如視覺藝術繪畫中呈現圖與背景(底)之間的情形,在國畫畫論中,如馬遠夏圭除了注重下筆墨之處也預見留白的整體效果。

延伸閱讀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參">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