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海莱提·尼亚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3日 (日) 04:36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海莱提·尼亚孜維吾爾語غەيرەت نىياز‎,拉丁维文:Gheyret Niyaz,1950年代约1959年),中国维吾尔族知识分子。

海莱提出生于新疆塔城,父亲是高级军官。他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用汉语写作,曾担任《新疆法制报》总编室主任、《法治纵横》杂志社副社长、《经济日报》社资深记者,他还是维吾尔在线网站的编辑和管理员。[1]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发生骚乱。海莱提随后在接受亚洲周刊专访时称,骚乱发生前,他就曾向当局提出预警,但未获采纳;事后他认为骚乱的组织者是南疆的宗教组织伊扎布特。他认为王乐泉的高压政策,将反分裂扩大化了。[2]7月29日,海莱提在联合早报撰文指出,“新疆维吾尔民族的主体,基本上没有分裂意识,分裂意识从来就不是维吾尔社会的主流。”“中国政府对新疆维吾尔社会的分析判断是错误的,也是缺乏历史根据的。错误的分析判断,只能导致错误的政策。”他认为新疆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原因在于维吾尔族“在经济利益上享受不到资源优势带来的各种实惠,缺乏保障维吾尔民族经济利益的法律法规,使维吾尔民族游离于西部大开发的体制之外,维吾尔人群的生活质量,普遍低于最近60年移民过来的汉族人群”。[3]2009年10月1日,海莱提遭拘捕。2010年7月,海莱提被乌鲁木齐中级人民法院以危害国家安全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1]无国界记者对判决结果表示愤慨。[4] 7月30日,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发出题为“释放新疆记者 尊重言论自由”的联署公开信。[5][6]

参考文献

  1. ^ 1.0 1.1 维族记者重判15年 人权组织吁放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FA,2010年7月23日
  2. ^ 專訪:維族NGO工作者、前新疆法制報總編室主任海萊特,他在七五事件前就預警. 亚洲周刊. 2009年8月2日 [2020年1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8月4日). 
  3. ^ 海来特·尼亚孜:新疆主要威胁不是分裂倾向. 联合早报. 2009年7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1). 
  4. ^ 一名维族记者、网站撰稿人被判十五年徒刑. 无国界记者. 2010年7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3). 
  5. ^ 维族新闻人士被判刑-中国知识界发出呼吁 ,德国之声,2009年7月31日
  6. ^ 联署:释放新疆记者 尊重言论自由. 牛博网. 201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02).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