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羥磷灰石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7日 (四) 01:01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qiǎng磷灰石[1][2](英語:hydroxyapatite),又稱氫氧基磷灰石,是一種天然的磷灰石礦物,其分子式為Ca5(PO4)3(OH),不過常寫成Ca10(PO4)6(OH)2以表示由二個分子組成的晶體結構。羥磷灰石是磷灰石中含氫氧根純正端元英语Endmember (mineralogy)。OH-離子可以被氟離子氯離子碳酸根離子取代,形成氟磷灰石氯磷灰石。羥磷灰石的晶系六方晶系比重為3.08,摩氏硬度為5。純的羥磷灰石粉末是白色,但天然的羥磷灰石會夾雜著棕色、黃色或綠色。也可以用人工的方式合成,應用於骨組織修復。

羥磷灰石是人體骨骼組織主要成分。植入體內後,鈣和磷會游離出材料表面被身體組織吸收,並生長出新的組織。有研究證明羥磷灰石的晶粒越細,生物活性越高。牙齒表面的琺瑯質的主要成份亦是羥磷灰石[3]

羥基磷灰石可由自己製作的方式來取得。製作羥磷灰石粉末的方法很多,比較常見的方法有沉澱法、水解法、水熱法及固相法等。其中水熱法的設備比較複雜而且昂貴。相較於水熱法,沉澱法則是操作簡單、設備便宜、產能大,目前大多數以此種方法為主。但是沉澱法有一些缺點,像是粉末容易聚集在一起、質量不穩定等等。

參考資料

  1. ^ 國立編譯館《化學命名原則》第四版〈附錄一 化學名詞用字之讀音〉.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5). 
  2. ^ 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羥.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7). 
  3. ^ 牙科大革命/牙齒OK繃 終結蛀牙. 台灣: 自由電子報. 2012-09-17 [2012-09-20] (中文(繁體)). 

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