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地 (能高郡)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8日 (五) 11:19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蕃地,為1920年至1945年間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中一種特殊制度,在原住民部落未設街庄,而由郡役所直接管轄,郡役所警察課於各社設立警察分室管理。

1920年(大正九年)台中州能高郡設立之初,所管轄之蕃地範圍包括今南投縣仁愛鄉全境、國姓鄉東北部、魚池鄉東北部,及台中市和平區東半部。1927年(昭和二年)1月30日,公告カヨ社、カイヤイ社、シカヤウ社(即今台中市和平區部分)劃歸同州東勢郡管轄,並於同年2月1日實施。[1]

行政區

轄域內大字分為:[2]

  • 川中島社(霧社事件中馬赫坡社 Mahebo、荷戈社 Hogo、塔洛灣社 Tarowan、波亞倫社 Boalum、斯克社 Suku、羅多夫社 Rodof的遺族,事件後強迫移居集中監視,今清流部落)
  • バイバラ社(眉原)
  • カト社(卡度/過坑)
  • 武界社
  • カンタバン社(干卓萬/曲冰)
  • 霧社
  • バイ溪(眉溪)
  • バンダイ社(萬大)
  • イナゴ社(松林)
  • 櫻社(春陽)
  • 富士社(廬山)
  • タウツア社(道澤,今平和)
  • トロツク社(德鹿谷,今靜觀)
  • 能高山社
  • ペルモアン社(力行)
  • マシトバオン社(瑞巖,有「テビルン社」(帖比倫)字名)
  • カムジヤウ社(今力行北)
  • マカナジ社(紅香)
  • ムカブーブル社(翠巒)
  • マカジヘン社

參考來源

  1. ^ 府令第五號「大正九年府令第四十七號中左通改正」,臺灣總督府府報第26號,昭和2年1月30日
  2. ^ 《臺灣總督府行政區域便覽》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