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路口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9日 (六) 16:21 (补救4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俄羅斯莫斯科Tverskaya Zastava廣場的路口
菲律賓馬卡蒂阿亞拉大道與馬卡蒂大道交叉的路口

路口,道路工程中称为交叉口,是兩條或多條道路相交的交叉點。兩條道路相交的路口俗稱十字路口,此外路口還有T字路口等類型。

名稱

交差點名標示(西参道口交差點)

日本,會在設置交通號誌的交差點設置交差點名標示。交差點名的正式名稱由各都道府縣公安委員會警察、道路管理者的三方協議決定。交差點名標示的規格為白地、藍色外框、藍字,上方日文、下方英文表記。

車輛轉向

路口通常允許轉彎,但多數會進行調節以避免干擾其他車輛。某些轉向可能不被允許或者受交通標誌交通燈限制,尤其是要穿過反向交通的。通常路口会有替代設計以試圖減少或消除此類潛在不便。[1]

轉彎車道

在轉彎交通流量較大的路口,可以設置轉彎車道(也稱為轉彎位)[2]。例如在下圖中所示靠右行駛的交叉路口就設有左轉車道。

轉彎車道允許車輛穿過迎面駛來的交通[註 1],或者在不通過路口的情況下離開道路[註 2]。 通常情況下,沒有轉彎車道並不表示禁止向該方向轉彎。這种情况通常是使用交通標誌交通燈管制[2][1]

轉彎車道可以大大增加十字路口的安全性和吞吐量[3]。 在農村地區,如果在兩個有停車管制的主幹道路口都設置了轉彎車道,撞車頻率最多可降低48%;而在信號管制的路口,撞車頻率可減少33%。而城市地區的結果則略低。[3]

轉彎車道上標有司機應向甚麼方向轉彎的箭頭。 若該車道可向多个方向轉彎則会使用多頭箭頭,指示車輛駕駛員可以沿箭頭指向的任何一個方向行駛。

轉向燈號

轉彎車道的交通燈通常另帶有箭頭形的指示燈。綠色箭頭代表受保護的轉彎階段,此時車輛可以不受迎面駛來的交通阻礙地轉彎。也有交通燈設計是以綠燈加上紅色箭頭,表示禁止沿箭頭方向轉向,但允許司機駛向其餘的方向。[4]

雙向十字路口示意圖(靠右駕駛)。東西街道在兩個方向上都有左轉車道,但南北街道在此路口沒有左轉車道。西街的交通燈還帶有綠色的左轉箭頭,顯示何時可以進行左轉;例如現在由於東街開放给人行道,因此西街不會有對頭車,可不受阻礙的左轉。

車道管理

有些路口設計可以更有效地管理轉向交通以增加安全性和吞吐量,例如密歇根路口英语Michigan left超級道路英语superstreet连续流交叉口英语continuous flow intersection[5]

行人

以行人保護時相而聞名的東京澀谷站前交叉口

路口通常需要同時管理行人以及車輛的交通。因此路口通常会添置行人輔助設備,包括行人穿越道,指揮行人的交通號誌行人天橋/隧道[6][7]。路口的分隔带可以做為安全島,使每個方向的斑馬線可以單獨拆分,供行人暫避車輛,也可以為每條斑馬線單獨提供一個交通燈[8][6]

某些交叉路口會在一段時間內向所有方向顯示紅燈。這類的全向停車英语all-way stop稱為行人保護時相,可以使行人在任何方向(包括對角)安全地橫穿[9],例如東京澀谷路口就是其中一個較为著名使用行人保護時相的路口[10]

自行車

理想的情況是,路口的道路上單獨設有寬度至少為2.5米的單車徑,並由混凝土跟道路分隔開,以保障自行車騎手的安全[11]

參見

註解

  1. ^ 即在右側駕駛的國家向左轉彎,或在左側駕駛的國家向右轉彎
  2. ^ 即在右側駕駛的國家向右轉彎,或在左側駕駛的國家向左轉彎

參考文獻

  1. ^ 1.0 1.1 Traffic Signals Brochure - How is it Determined if a Traffic Signal is Needed?. 馬里蘭州公路管理局英语Maryland State Highway Administration.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 
  2. ^ 2.0 2.1 Manual on Uniform Traffic Control Devices (MUTCD), Part 1 (PDF). 美國運輸部聯邦公路管理局英语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2009-12-11 [2011-11-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10-15). 
  3. ^ 3.0 3.1 Safety Effectiveness of Intersection Left- and Right-Turn Lanes (PDF). 美國運輸部聯邦公路管理局英语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2019-09-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8-12). 
  4. ^ New York State Driver's Manual. 紐約州機動車輛管理廳英语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 [2018-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0). 
  5. ^ Badger, Emily. Could These Crazy Intersections Make Us Safer?. The Atlantic Cities. Atlantic Media Company英语Atlantic Media Company. [201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6). 
  6. ^ 6.0 6.1 What are Complete Streets?. 美國精明增長聯盟英语Smart Growth America.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0). 
  7. ^ Pedestrian Infrastructure. 京士頓政府.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4). 
  8. ^ 城市街道设计指南. 国家城市交通行政官员联合会英语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ity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4). 
  9. ^ Where was the First Walk/Don't Walk Sign Installed? Addendum: The Barnes Dance. 美國運輸部聯邦公路管理局英语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2010-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30). 
  10. ^ Murray Buechner, Maryanne. Tokyo: 10 Things To Do. Time: Travel. [2019-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6). 
  11. ^ How wide is a Dutch cycle path?. Bicycle Dutch. [2018-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