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20日 (日) 19:32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爐灶上面放釜,釜上面放蒸籠

(英文:Cauldron)是一種廚房用的煮食工具。釜通常是鐵質的,但是在鐵器未普及的時期,也有使用製造的。使用釜煮食,一半都是在釜中加水,然後將其放在火上,再在釜上或釜中放其他食材[1][2]

形狀

非洲釜

釜大小不一,但基本上都是圓口的。中國傳統的釜多數直徑約兩尺,厚兩分。[3]。而西洋釜則一般在頂部帶有弧形的柄,其開口處也較寬。

鑄造

未用鐵之前,釜又用陶造的。但釜多數用廢鐵或者生鐵製造。做法是先造內模,曬乾,再造外模。等整個模子曬乾之後,就開始把鐵熔成鐵水,倒入模底的洞。等鐵稍稍冷卻,但依舊泛紅的時候,就開啓這個模子,檢查是否有破洞,如果有就淋少量鐵水補上,再用顯草弄平。[3]

另見

參考

  1. ^ 教育百科:古代的一種烹飪器具。即今之鐵鍋。如:「破釜沉舟」。三國魏.曹植〈七步詩〉:「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2018-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2. ^ Mary Bellis. History of the Oven from Cast Iron to Electric. [2015-03-06]. 
  3. ^ 3.0 3.1 宋應星。《天工開物》,釜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釜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