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水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22日 (二) 09:30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香港水災多於夏季發生,因為香港氣候為典型的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令香港境內時有驟雨和發生雷暴,偶然更會受熱帶氣旋影響而出現暴雨暴風,釀成不少雨災山洪暴發山泥傾瀉意外。

多人罹難的水災

以下是自從1883年香港天文台成立以來,由暴雨引發造成最多人死亡的水災、雨災、山洪暴發及山泥傾瀉意外。

一小時最高降雨量紀錄

天文台總部雨量為準,首5名如下:

  1. 2008年6月7日上午8時至9時,145.5毫米 (2008年6月香港暴雨
  2. 2006年7月16日上午2時至3時,115.1毫米
  3. 1992年5月8日上午6時至7時,109.9毫米
  4. 1966年6月12日上午6時至7時,108.2毫米
  5. 1989年5月2日中午12時至下午1時,104.8毫米

參考文獻

  1. ^ 四年前「六·一八」雨災 死亡一百五十餘人. 工商日報第一頁. 1976年8月26日. (繁體中文)
  2. ^ 2.0 2.1 2.2 歷年雨災造成嚴重傷亡統計(1884-2002年)(第110頁) (PDF). 香港天文台. 2003年 [2017-02-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7-18). (繁體中文)
  3. ^ 香港一週大事 *港九新界雨災災情嚴重. 華僑日報第二張第二頁. 1982年6月6日. (繁體中文)
  4. ^ 上水元朗一片汪洋 山洪昨氾濫新界 房屋四百被淹災民一千五百人 鄉民被困爬登屋頂當地出動船隻搶救. 大公報第四版. 1957年5月28日. (繁體中文)
  5. ^ 賑災民 防水患. 大公報第四版. 1957年6月2日. (繁體中文)
  6. ^ 坊研會救濟雨災災民 派賑款及施棺 動用二萬餘元. 工商日報第六頁. 1968年6月21日. (繁體中文)
  7. ^ 昨日災禍統計. 大公報第一版. 1968年6月14日. (繁體中文)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