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22日 (二) 20:54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是盤結頭髮於頭頂或者腦後的髮型之統稱。常見的髻為圓型,稱為圓髻(現代俗稱為包包頭、丸子头)。中國傳統女性的髻款式包括雲髻盤龍髻墜馬髻長圓髻(將髮向背平舖,髮尾盤成一顆圓球)、倭墮髻鑽天髻半翻髻回鶻髻飛天髻反綰髻同心髻懶髻流蘇髻靈蛇髻螺髻螺絲髻朝天髻峨髻(又稱高髻)、髽髻(又稱抓髻)、椎髻及見於少女的雙平髻[1]等等。

稱呼年青婢女的「丫鬟」原來為髻的髮型,其中有雙環髻垂環,後來演變成為她們的代名词,而環髻也變成了鬟髻。

包髻的名為包髻。有時在髻裡插入等飾物作為固定及裝飾。

參考資料

  1. ^ 古代女子髮髻. 知乎. [2018-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3) (中文(简体)).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