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D-型小行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25日 (五) 13:17 (补救3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D-型小行星有非常低的反照率和無特徵的淺紅色電磁頻譜 [來源請求]。它被認為成分中富含有機矽酸鹽、和無水矽酸鹽,在其內部可能還有水 [來源請求]。發現的D-型小行星主要分布在小行星帶的外側和更外面的區域;例如阿達拉 (Atala )阿基里斯 (Achilles)霍克得 (Hektor)希達高 (Hidalgo)

尼斯模型認為D-型小行星是被捕獲的古柏帶天體[1]

在1992年,Larry A. Lebofsky和同事發表一篇文章,他們發現主帶的D-型小行星 Irmintraud 的光譜在3微米的特徵[2]。此一特徵被認為是表面有水存在的暗示,並表明D-型小行星更有可能是經過改變的狀態,而不是不變的,原始的或原始的狀態[2]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William B. McKinnon, 2008, "On The Possibility Of Large KBOs Being Injected Into The Outer Asteroid Belt".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DPS meeting #40, #38.03[1] Archived 2011-10-05 at WebCite
  2. ^ 2.0 2.1 Lebofsky, Larry A. (1992) NASA Technical Reports Server. An Infrared Reflectance Study of Low Albedo Surface Constituen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Search archiv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9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