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主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Mt055142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6日 (二) 16:14 →‎top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區域主義(英語:Regionalism)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興的一種理論,強調「鞏固國家與周邊地區的利益及外交」[1]

在最初的10年左右,區域主義是非常盛行的。第一個連貫的區域模型始於20世紀50至60年代的歐洲經濟共同體,但是效果有限,被稱為“舊區域主義”。之後主張雖然逐漸受到冷落,但其理論已擴展至全世界。到1980年代末,冷戰的結束,以及全球化運動的興起,區域主義再次受到重視[2]。此時出現區域整合的“新區域主義”。區域一體化成為當代國際貿易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一,其餘是多邊主義單邊主義歐洲國家的歐洲聯盟能經歷超過40多年的經濟一體化,被認為是當時最成功的例子。

建筑

批判性區域主義英语Critical regionalism(Critical regionalism)是追求人性化現代建築的理論或方法,不認同全球一統性,排斥無思考地仰賴科技,喜好運用地區性的傳統人文和材質方案,同時又保有全球性當代文化的體認。[3]

參見

參考文獻

  1. ^ 耿協峰. 《新地區主義與亞太地區結構變動》. 北京市: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 ISBN 7301063482 (中文(简体)). 
  2. ^ David Held; Anthony McGrew. 《全球化趨勢與衝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衝擊》. 新北市: 韋伯文化. 2007. ISBN 9866816001 (中文(臺灣)). 
  3.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批判性地域主義[永久失效連結]於2011年4月7日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