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燈火管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200.174.89留言2020年10月9日 (五) 16:16 →‎控制光害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美國在二次大戰時期的燈火管制宣傳海報。

燈火管制是一種限制使用電燈蠟燭等照明用具的措施,大多於戰爭期間由政府公告實施,主要目的是防止敵軍在夜晚藉由照明尋找到目標物進行空襲等攻擊行動。但隨著夜視鏡以及雷達衛星定位系統等裝置的日趨進步,軍隊進行攻擊行動時逐漸不受燈火管制的影響。

軍事以外的原因

節省電力

電力供應不足時,亦會實施燈火管制,甚至是限制用電,以降低用電量。例如香港於1973年至1974年因第一次石油危機曾實施過燈火管制[1]

控制光害

在城市的光管、LED招牌、大型顯示螢幕,在深夜保持亮著,強光經常令到周遭的居民難以入眠[2],造成光害問題[3],所以部分城市已引入規章,要求商戶須於深夜將宣傳用的招牌及顯示螢幕關掉。

參考資料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