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擬蕨当前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20年10月11日 (日) 04:58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地區的蔓石松,是石松綱的一員。
水韭綱的成員:Isoëtes lacustris(水韭的手繪圖)
木賊綱的成員:Equisetum fluviatile
松葉蕨Psilotum nudum

擬蕨這個名稱乃相對於「真蕨」而言。它們傳統上被歸類於廣義的蕨類植物,但現在由於親緣關係的確定,這群不形成單系群的植物,各分別被納入石松門(石松類、卷柏類、水韭及部份已滅絕的化石植物)與蕨類植物門松葉蕨木賊類等)。

擬蕨是一群形態多樣、不產生種子的維管束植物,它們散播的方式與真蕨相同,都是產生孢子,孢子散出後,在合適的地方萌發,開始其世代交替生活史

分類[编辑]

擬蕨原先指的是大約三或四群植物,在不同的分類架構裡,它們可能被分為植物界下的綱或是門;或者,與真蕨同時被歸類於同一個門中,蕨類植物門[1]

在最近的研究發現,上述的傳統蕨類植物門(class Filices)並不是單源系,下列的分類代表較為人接受之分類架構。[2]傳統上稱為擬蕨的類群於括弧中說明,同時註明厚囊蕨、薄囊蕨等。

注釋[编辑]

  1. ^ Sporne, K.R., The Morphology of Pteridophytes 2nd, London: Hutchinson, 1966, ISBN 978-0-09-104881-5 
  2. ^ Pryer, K. M., Schuettpelz, E., Wolf, P. G., Schneider, H., Smith, A. R. & Cranfill, R., Phylogeny and evolution of ferns (monilophytes) with a focus on the early leptosporangiate divergences,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2004, 91: 1582–1598, PMID 21652310, doi:10.3732/ajb.91.10.1582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