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伯多祿局長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Tommylung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15日 (四) 03:04 →‎top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伯多祿局長街
自白馬行街眺望東望洋燈塔
(摄于2008年,现时因高楼遮挡,已已无法自白马行望见东望洋灯塔)
命名日期1942年
道路長度[convert: 無效數字]
地點 澳門大堂區
起點水坑尾街
主要路口
  • 哪吒廟斜巷
  • 柯傳善堂圍
  • 余敦善堂里
  • 大炮台斜巷
  • 仁安里
  • 天神巷
  • 龍安圍
  • 素鴉利神父巷
終點板樟堂街

伯多祿局長街(或白馬行白馬行街;古稱醫院街;葡萄牙語:Rua de Pedro Nolasco da Silva),是位於澳門的古老街道,西接板樟堂街,東至水坑尾街。長235米。乃澳門第一條水泥馬路。現在白馬行街的正式名稱為伯多祿局長街,但現今很多澳門市民仍使用此街的舊稱白馬行

沿革

此條長235米的白馬行街已有逾160年的悠久歷史。昔日由於其東端有一所聖辣法耶醫院,故起初稱為醫院街。但華人居民則認為醫院是不祥之物,醫院街的稱呼很不合適。而當時此街道的渣甸洋行專營一種叫白馬牌的威士忌,並豎起白馬標誌,居民遂把街稱為白馬行。1869年7月,昔日的政府正式公佈該街為白馬行街。其後到1942年6月,議事公局為紀念曾任議事公局局長的伯多祿(Pedro Nolasco da Silva)誕生100周年,便將白馬行街改名為伯多祿局長街

參考來源